2)第265章 下雨的元宵_世子爷今天转正了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多留,带着阿梅直接走人。

  余大庆半天没回过神,等到沈清走了这才想起,沈清可没说现在就把他放出去。

  “东家,那余家母子就关在牢房里?”阿梅一步三回头。

  官府把余家母子抓走时,可没管两个小的。余家在西屏镇没有别的亲戚,她们总不可能帮余家人养着。

  人是沈清送到善堂的,善堂不会收有父有母的孩子,伙食费还是沈清出的。

  沈清点点头,“关上几天长长记性。”

  两个孩子而已吃不了多少银子,她是以官府的名义送去的,至于把孩子接走的到底是余家人还是曾曼娘,这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张秀娥忙碌了一天,带着兰香回到园子里。

  阿梅忙着帮厨房上菜,沈清则坐在餐桌前一脸若有所思。

  闺女不是去了衙门送黄金糕,怎么从衙门回来就满腹心事?

  张秀娥盛了碗大骨汤端过来,关心地问:

  “清清,你这是咋了?”

  沈清还在想着余大庆的话。

  “娘,我有事要同你说。”

  “啥事啊?”

  沈清一脸严肃,张秀娥也不禁挺直腰板。

  “您仔细回忆回忆,从前家里有没有收到什么人的信件?”

  “怎么问这些?这些年,没听过谁往家里写过信呀!”

  村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凡有件新鲜事都能记上好几年。

  张秀娥记性不错,能肯定自己这些年绝没听说过家里有人来信。

  沈清没打算瞒着张秀娥,拉住她的手,“娘,刚才我到牢里看余大庆了,余大庆和我说两年前,他曾收到舅舅的来信……”

  “你说啥?你舅舅来信了?”

  张秀娥毫无防备,听到闺女提起大哥,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耳边嗡嗡的,就连闺女说话的声音都有点模糊。

  “你舅舅在信里有没说,他现在人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这些年为啥一次也没回过家?”

  张秀娥想不明白,沈清也想知道答案。

  无论是杨家人还是余家人都说,张贵当年最疼的就是幺妹。可张贵既然这么疼她娘,怎么可能十几年来对妹妹不闻不问?

  到底是张贵压根没给张秀娥写过信,还是他其实写过,只不过那些信没到张秀娥手上?

  张秀娥泪眼汪汪的,沈清安慰她道:“您放心,舅舅他吉人自有天相,一定平平安安的。倒是您,这年还没过完呢,您倒是把眼泪先掉了,后头一整年还过不过了?”

  倒不是沈清迷信,而是这个说法对张秀娥十分见效。

  果然,张秀娥听了闺女的话,就赶紧抹了抹眼泪。

  就是不提这个,家里还有人做客呢。待会常鸿过来吃饭,她一个做主人的哭哭啼啼,那这顿晚饭还让不让客人吃了?

  常鸿压着饭点来,对之前的事毫无察觉,高高兴兴地同两人议论起元宵的事。

  “听说金泽的元宵十分热闹,还有人舞龙灯呢!明儿咱们也去灯会上逛逛,学他们拜拜龙神讨份福气!”

  明天就是元宵了?

  沈清忙昏了头,连日子都记不大清了。

  常鸿欢天喜地的,她和张秀娥转眼间也高兴起来,身为金泽镇土著,她们居然和常鸿一样没见识过镇上的灯会!

  “是该看一看。”张秀娥也点头赞同。

  三人高高兴兴地琢磨了一晚上,连第二天赏灯要吃什么零嘴都想好了。

  结果好不容易到了第二天傍晚,天空中一片厚厚的铅云,只听轰隆隆一阵滚雷,雨珠子便哗啦啦落了下来。

  金泽镇的百姓望着天空,心中一片沮丧。

  好端端的,怎么就下雨了呢?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