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2章 立场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说道:“你没觉得有什么,那是因为,你读书少!”

  萧珪的脸皮抽抽了几下,“老爷子,是在骂人吗?”

  “不是。”萧嵩认真的说道,“如果你读的书,像张九龄一样多。那你就会明白,这件事情有多么不堪入目,甚至大逆不道了。”

  萧珪瞬间懂了,“儒生死背教条、泥古不化!——老爷子,原来你是在骂张相公啊!”

  “混帐!”萧嵩怒了,“分明出自你口,为何栽赃老夫?!”

  萧珪哈哈大笑了几声,然后叉手而拜:“我明白了。多谢老爷子!”

  萧嵩摸了摸胡须,说道:“萧珪,像张九龄这样的儒生,我朝比比皆是。你若敢当众‘提议朝廷出钱买粮’一事,就等着成为众矢之的吧!”

  萧珪点了点头,“多谢老爷子。我心里有数了。”

  萧嵩轻轻的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你说的办法,早就有人想到了。也确实有人,向朝廷提出过这样的一个议案。但是……你猜后果如何?”

  萧珪想了一想,说道:“提出议案的那个人,现在还活着吗?”

  “倒是没有这么严重。”萧嵩以手抚髯,淡淡的说道,“但是他一辈子,也就只能做一个岭南的主薄了。”

  萧珪一愣,“只是提了一个议案,能犯多大罪?至于吗?”

  萧嵩说道:“他没有犯罪。”

  萧珪说道:“儒家不是提倡‘君子和而不同’吗?只是提出了一条与主流不符的意见,就要被人排挤一辈子。我大唐的官场,就如此不能容人吗?”

  “没你说的,那么不堪。”萧嵩说道:“实情就是,那个人有了,不该有的想法。”

  萧珪皱起了眉头,“我没听明白。”

  萧嵩沉默了片刻,说道:“萧珪,你该放开眼界,多去看一看。”

  “看什么?”

  萧嵩说道:“你该去看一看,两京漕运养活了多少百姓。又有多少官员,因为漕运差事而步步升迁。”

  萧珪皱起了眉头,说道:“但我们明明是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关中两京的粮食问题。此举若能推行,我们就能节省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于国于国,都有大利。但为什么,我们非要抓住那个既吃力又不讨好的老办法,死死不放呢?”

  “立场不同,想法当然不一样。”萧嵩说道,“你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想一想。他们那么多人,要么是靠漕运吃饭、养活全家,要么指望漕运升官发财、封妻荫子。你突然一下不让他们干了,你要断了他们的活路、你要断了他们的前程。他们,还能放过你吗?”

  “我明白了……”萧珪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真正的阻力,既不是老爷子,也不是张相公,更不是一百年前立下的死规矩。而是,利益二字!”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