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通天巨鳄_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付,这些收到的钱,又增加了马尔代夫的外汇储备。

  又比如,投资一座服装工厂。

  这座服装工厂,如果是产品出口,也一样要经过马尔代夫国家银行,又能够挣到更多的美元,又增加了马尔代夫的外汇储备。

  像华夏来说,每年吸收的外资都是海量。

  利用外资,来挖掘国内的剩余产值。

  像富士康进入大陆,30年发展百万员工,仅这一家公司,就占到了华夏年出口量的4%,将带来多少外汇储备?

  这就是外资的含义。

  ……

  可为什么,马尔代夫接受外资,只接受美元,却不接受人民币呢?

  这关系到一个流通性的问题。

  美元是世界货币,拿着这些钱,马尔代夫可以购买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

  但拿着人民币,就只有去华夏消费,去进口华夏的产品。

  可问题来了,路途太远,并不合适。

  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印度,他们有正式的经贸合作,彼此是最惠国待遇,拥有低廉的关税,默契的合作,还彼此是邻居,海运两天就到。

  就大大缩减成本。

  可去华夏呢?

  海运需要14天,还需要高额关税,成本就大大增加了。

  根本就划不来。

  但这都不是最严重的。

  如果这个亿,仅仅是持有,也就罢了,需要的时候就花,那该多爽?

  可账不是这么算的。

  林岭东投资个亿,这些钱都是要花出去的,需要购买起重机,进口混凝土填海,需要大量的机电设备,兑换成拉菲亚之后,这些都需要马尔代夫去解决。

  可马尔代夫有什么?

  什么都没有。

  国家没有资源,没有能源,还没有产能,缺乏基本的支付能力。

  连劳工都是海外的。

  林岭东注入个亿人民币,对应的3000万美元,如果全花出去,这些都是要马尔代夫当局来进行支付的。

  林岭东面善还好。

  要是心黑一点,他们不仅一分钱挣不到,搞不好还得倒贴出去。

  付出大量宝贵的外汇,按下个亿的人民币在手里。

  再去进口华夏的产品,付出高额成本,岂不亏个底儿掉?

  ……

  阿卜拉欣这边,更是纠结无比。

  反背双手,一声长叹。

  难啊,难!

  马尔代夫的困局太多,他深感无力。

  可更加郁闷的是,为什么会和自己讨论这个问题?

  他感觉自己已经被绕晕了。

  还说得有理有据。

  想留下一个投资,就这么难么?

  站在阿卜拉欣自己的角度来说,他是恨不得一口答应的。

  个亿,折合3000万美元的样子,这样就轻松多了,这样的投资力度是可以接受的,也很合适。

  如果促成投资,那将是他上台以来,最亮眼的成绩。

  可以在国会当中更进一步。

  但他还是理智的摇头。

  阿卜拉欣:“不行的,即便提上去,议会也是不可能通过的,如果转移支付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