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零五、忽忽烽火连湘汉(三)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但他心中估计,杨嗣昌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了。熊文灿一昧招抚的方略,与杨嗣昌的剿贼方略明显有差别,可若此时再罢熊文灿,岂不是显得他出尔反尔用人不明?

  “休去管那些……咱们接应好高大柱即可,杨副总兵、罗参将可曾回来了?”

  这二人是指湖广副总兵杨世恩与荆门参将罗安邦,都是方孔炤从诸将中简拔出来英勇敢战者。

  “尚未回来,军门可要再派人去催催?”

  “没回来便罢,再催也没有用。”方孔炤微叹了口气。

  这二人被他遣去再招兵马来,急切之间,怕是赶不到的。现在,一切就只能靠高大柱了,但愿他能带着五千湖广兵,挡住献贼的脚步。

  “是湖广兵?”

  张献忠按着剑柄,神情极为凶厉,盯着部下一人问道:“你确定?”

  “我又不是薛瞎子,自然可以确定,大王,若是我说错了,只管来砍我脑袋!”

  探子大声回应,让张献忠嘿嘿冷笑了两声:“我听说湖广兵给抽调得七零八落,此次来的有多少?”

  “我估摸着五六千人。--网.”

  “哈哈哈哈……五六千人便想与我这百万大军为敌?”

  张献忠呵呵笑了两声,然后看了看周围:“谁愿为我前锋,破此官兵?”

  他身侧一少年将军顿时挺身而出:“父王,孩儿愿往!”

  “小人也愿意去!”

  争着去的乃是张献忠义子李定国与部将白文选。在孙可望死后,张献忠更加注意对自己义子和帐下年轻将领的培养,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和白文选因此脱颖而出。张献忠见他们奋勇争先,心中顿时欢喜:“世人都说俞南海能练兵,帐下少年虎卫个个都是人杰,我之义子,亦不逊色于他!”

  听得他提起南海伯俞国振,军中左右都是哑然。无论是张献忠,还是别的寇首,都是被俞国振打惯了的,在俞国振手中不知吃过多少亏,因此很注意俞国振的消息。他们胆敢在崇祯十年再犯南直隶,很大原因就是知道俞国振已经离开了襄安,去了他的封地。

  “俞南海虽是名声在外,却也是因人成事,在南直隶是靠着史可法,在京畿是借着刘景耀,虽是屡战屡胜,但我料其年轻,必为朝中大员所妒。自古以来,未闻有秦桧在朝而岳飞可立功于外者,大王只管放心,只怕他不会给咱们报仇的机会了。”

  众人默然时,有一人开口徐徐说道,这人羽扇高冠,道衣博带,看上去风神俊逸,绝非普通人。

  正是被张献忠倚为谋主的另一位军师徐以显。

  “徐军师这话……是何意思?”有人便问道。

  “俞国振功劳太多,以白衣而登伯爵,朝中岂无人嫉恨?如今朝中的阁老尚书侍郎们,个个党同伐异,俞国振无论投靠哪一方,便要得罪另一方,若是哪一方都不投靠,便要得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