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对之声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中枢达成了一致,但诏令下发到地方时,反对之声如雪片一样飞来。

  各地知县知州纷纷反对。

  声音最大的就是兴元知州裴贽、兴唐知州崔源照。

  “陛下跨有三荆,又握有江南,已然占据上风,正该积蓄实力,坐看朱贼内乱,今河东有复起之势,卢龙有南下之意,陛下何心急如斯?听闻陛下忧虑契丹,臣冒昧而言,契丹虽有兴起之势,然不过边鄙之患,其外有室韦、达怛、渤海、卢龙、河东四面牵制,其内八部并立,前者阿保机引四十万大军南犯,不过是借李克用之手,灭内部不谐之人,大唐中兴不易,陛下当步步为营。”

  这是崔源照的奏表。

  裴贽更是不客气:“陛下连年征战,虽胜,然地方已有枯竭之兆,钱粮布铁,皆供应军中,如今各地山民、蛮民纷纷内附,正是开垦荒地、移民边屯、教改归化之时,奈何陛下一意求战,而使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诚如是,则恐我朝又有裘甫、王仙芝之乱矣。”

  还有一些言辞更加激烈的。

  声言大唐若是冒进,必将崩溃。

  李晔把奏表扔给张承业看。

  张承业满脸苦笑,“是臣心急了,臣愿担此责,请陛下降罪。”

  这几年张承业一直在长安中枢,负责辅军,地方政务经过政事堂,而没经过他,所以他对地方具体情状不了解,可以理解。

  “张公何罪之有?朱温篡逆于汴州,朕若是无动于衷,岂不是让天下藩镇笑话?”

  “陛下的意思是?”

  别人都称帝了,身为大唐正朔的李晔,若是不表示一下,不知有多少效仿。

  刘仁恭不就称王了吗?还有马殷,早就以长沙郡王自居。

  若是等天下藩镇渐渐接受梁国的存在,大唐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就会下降。

  或许张承业的忧虑正在于此。

  这么多人反对,李晔反而觉得欣慰,若是没人反对,问题才大。

  “诏令不仅不改,还要下发各大藩镇,各州各县,以明朕之决心!”动员令动员令,是从心理上动员起来,明白谁是大唐的敌人,做好一切准备,而不是现在就提刀子上。

  这个动员可以是一年,两年,甚至四五年,目的是让大唐上下都明白,与朱温必有一战。

  至于什么时候东出,则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了。

  朱温拥有完整的地缘板块,从徐泗、淄青到洛阳,想要在一两年内灭掉他,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打通了西域商道,又收复河陇、汉中等地,有些人的思想就开始滑坡了。

  民间、地方都有这样的人,毕竟大唐失去对关东已经很长时间了,人性都是喜欢安逸的。

  当初四面绝境喊出的重振大唐,现在有几人还记得?

  “崔源照言河东有复起之势,皇城司调查如何?”李克用都沉寂七八年了,也该喘过气来了,朱温称帝这么大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