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二章 淮上英豪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皆侧目淮南之际,宣州反而波澜不惊。

  自杨行密回宣州之后,闭门不出,也不会会见臣僚,对安仁义兴起的叛乱也是视若无睹,大小政务皆交由世子杨渥打理。

  这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甚至一度令安仁义的叛乱更加猖獗,兵锋之下,安仁义裹挟青壮,眨眼之间,滚起一支七万人大军。

  加上他本人的名声,淮南顿时风声鹤唳。

  然而看似一帆风顺的安仁义,却并没有势如破竹,扬州纹丝不动。

  南国之财赋人口在江淮,江淮之腹心在扬州,这座在隋朝被称为江都的大城,即使经历了唐末血火,扬州依旧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杨行密据有淮南之后,以淮上三十六英雄的徐温镇守,文人严可求、骆知祥为辅翼,短短六七年间,扬州又兴盛起来,直追汴州。

  安仁义就是被徐温挡在扬州城下。

  任凭他如何进攻,都无法撼动此城分毫。

  也正是因为徐温的表现,淮南境内才经历了最初的慌乱,慢慢镇定下来。

  大军临城,徐温站在城墙上,人如其名,不温不火,对潮水一般攻城的叛军面露轻蔑之色。

  “贼军围城月余,大王为何还不派援军,莫非……”骆知祥把剩下的话咽回肚中。

  徐温淡然道:“大王自有天命在身,我们与其在此揣测,还不如把心思放到何如击败安仁义上。”

  严可求笑道:“安仁义起兵,占尽天时地利,若是引军西下,直接攻打宣州,恐怕此时淮南半壁都落在他手中,可惜此人志大才疏,勇猛有余,智谋不足,贪图扬州富庶,当真是鸟为食亡人为财死!”

  徐温轻轻一笑。

  周围将士见主帅如此神色,心中大安。

  叛军攻了一个时辰,士气便已经衰落下去,安仁义本部只有一万余人,其他的都是裹挟的青壮,看似人多,其实攻城全无章法,又缺少得力大将,仗打成这个样子,也就在情理之中。

  “徐温小儿,可敢出城一战!”就在战事将歇的时候,城外传来一声大吼。

  一将骑着黑马如乌云一般席卷而来。

  红翎青甲,背后一张大弓,手上一把长槊。

  此一人的气势,足以媲敌万军。

  城上弓箭木石皆奔他而去,但此人往来冲驰,弓箭木石追之不及。

  “安仁义急了。”严可求笑道。

  骆知祥道:“将军切莫中计,安仁义身为主将,犹逞匹夫之勇,是自取灭亡之道。”

  徐温道:“非也,安仁义想射杀我身,而我何尝不想诛他之心?”

  随手取来亲卫一张盾牌,靠近城头,“安将军别来无恙?”

  城下安仁义于奔马之上弯弓搭箭,呼吸之间,长箭如电。

  徐温只是轻轻斜了一下盾牌,便已挡下长箭,笑着对城下道:“故人重逢,何至于此?大王待你不薄,当年你走投无路,不容于孙儒,是大王不计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