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2章 酷夏论政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世皇帝昏庸,未能约束赵高,导致大秦危机。商君之法应当千秋万代延续下去,只要大秦不出昏君,江山社稷就会很稳固。”

  奉常潘延年出列,说道:“陛下,臣认为,治粟内史言之有理,陛下无比圣明,太子亦有明君之相,明君治下,大秦江山自然稳固。”

  宗正鄂千秋,说道:“陛下,臣认为,商君之法没问题。”

  有先后有两人出列,赞同陈烈所言。

  待再无人附议后,冯唐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徐徐说道:“陛下,臣在三川郡和颍川郡期间,多次深入民间,向许多百姓了解对商君之法意见。当地大多数百姓对秦律、商君之法颇有怨言。臣仔细归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秦律太严格,管得太细,对违反秦律处罚又过于严苛;秦律不给商人活路,有些人想经商挣钱,过上比种田更好的日子,但除了军功爵外没有其它机会;诸子百家,朝廷只重视法家,对其他学派治国之策完全忽略。这是臣工作总结,希望对陛下有用!”

  从表面上来看,他既没有反驳谁,也没有向皇帝提出建议。

  这种说辞,既说出自身主张,又不得罪任何一位大臣。

  说完后,冯唐退回原位。

  随后,赵衍出列,说道:“冯大人说出如此事情,更证明商君之法,不适合统一诸夏后的大秦实施。”

  尉羽、刘栋等人附议。

  最后,陈平出列,说道:“冯少府所说,的确是商君之法造成的问题。在统一天下前,这种问题尚不明显。大秦管治的地方越多,这些问题便会愈发明显。方才陈大人所说得两点,同样有道理。不过,即使始皇帝英明神武,他在世时仍然不能让天下人心归服,若继续实行商君之法,民心不服,即使有明君用铁腕手段暂时压制,终究不是办法。”

  百官之首的丞相站在了这一边,要求改革的声音略占上风。

  然而,他只是说出需要改革,却并未明言该如何改革。

  子婴道:“丞相说得对,统一诸夏后,商君之法不合时宜,治国方略必需要适当修改。朕有彻底的解决办法,比众卿所说之法更好,诸位卿家可想听听?”

  对于秦国种种弊病,没有人比现代穿越而来的嬴子婴更有解决的办法,他要卖弄一下治国之才,好让天下对自身的评价更高。

  皇帝一人,就居然能想出比众臣所想的更好的办法?

  真要是这样,那只能说,皇帝太英明了,就算当今陛下不是皇帝,而是辅佐皇帝的臣子,那也必定是有大才的臣子。

  说毕,子婴面露微笑,环顾众臣,看着众臣好奇的目光,更重要是众臣流露出的信心,那是皇帝还未说出什么办法,臣子们就坚信皇帝能行,有这种信心,是众臣对皇帝的无比信任和肯定,自己做这个皇帝,做得太成功了。

  感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