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三章 复命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提供的武器肯定不会是大明士兵使用的最新式燧发枪,而是已经淘汰下来的火绳枪,这些火绳枪生产并未停止,每年各个亲藩勋贵的藩国都会进行采购。

  亲藩和勋贵同样也拿不到最先进的武器,大明军队必须要对周边的国家保持武器的代差,这样大明的军队才能在对敌中占尽优势。

  武器买卖可是暴利行业,每年的武器交易利润都投入到了新武器装备的研发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循环。

  等到再过个几十年,大明的基础学科水平提升上来,很有可能会因为量变产生质变,化学工业出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有了化学工业,再有朱瞻基这个开挂的存在,大明在朱瞻基的有生之年搞出来单发的针击步枪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山名持丰在没有看到武器之前,自然也不会开口询问武器的价钱,双方有了更深入合作的基础,在次日的谈判中便顺利了起来,一些细枝末节的条款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很快便达成条约的草案,史称《明倭平户条约》或者《中倭平户条约》,倭国这边的称谓是《日明平户不平等条约》,并且认为这个条约是倭国成为现代国家的开始,是大明帮助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当然这个时候的山名持丰并没有后世倭国人的思想,签下自己的名字的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浑身颤抖的连站立都成了奢望。

  王瑾对这个孤身一人与大明谈判的山名持丰有几分同情,一个国家让一个人背负所有的罪责,这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不公。

  这就是一个弱小国家的悲哀,大明绝对不能落到这个地步,若是有一天大明衰弱,被人欺负上门,自己一定豁出命去捍卫大明的尊严。

  一个国家的痛苦最终还是会被这个国家所有的百姓承受,国不强民又怎么能强?一个人看似是为了自己活着,跟国家没有什么关系。

  实际却是息息相关,大明要求倭国的赔款最终还是要转嫁到普通百姓的头上,真正不受影响的反而是那些权贵。

  王瑾上前扶住山名持丰:“山名大人,凡事要向前看,我大明有句俗语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倭国现在是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山名大人也会在短时间内成了倭国的卖国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与倭国的关系正常化,两国的联系加深,以大明的巨大体量,只要大明的市场为倭国打开,倭国的经济发展就不是梦。”

  山名持丰虽然听不懂王瑾口中的市场、经济之词,但是他知道王瑾的这些话没有任何的恶意,对王瑾鞠躬感谢道:“多谢王将军,我们还是尽快完成条约后续流程吧,这些条约文本需要幕府将军与我国天皇签字才能生效,在下这就回去将文本送回京都。”

  “好!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