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九章 军官学堂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瞻基也知道自己将西南问题压下会有什么样的连环反应,加上有熟悉大明的张瑛的加入,更加能激发思任发的野心。

  历史证明汉奸比外敌更加的可恨,他们比外敌更加的仇恨自己的族人,张瑛到了麓川一定会鼓动思任发造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这种人为了私利,根本就不会考虑家国大义,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自己不爽,就要拉上整个华夏族人陪葬。

  整个华夏有众多的以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的英雄,也不缺为了发泄自己的私愤,投靠异族与母国为敌的败类。汉时的中行说,明末的范文程均是这类败类的典范。

  尤其是范文程这种人,就是他的主子都极度鄙夷他,将他编入《贰臣传》中。

  眼下比西南问题更要紧的是大明的政治传承问题,虽然已经进入二月,朱瞻基对于死亡的阴影却依然没有消散。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突然倒下,一切都要以权力平稳过渡为主。

  对于皇帝奇怪的表现,整个朝堂都是人心惶惶,做为皇帝的死忠帝党的魁首,唐三任现在十分不满皇帝现在的行为。

  每一次想要与皇帝谈一些比较私密的问题,都能看到皇后在身边,对于这种后宫干政的行为,就算是唐三任思想不是那些迂腐的儒臣,还是无法表示淡定。

  难道皇帝要学唐明皇吗?这是唐三任的第一想法,曾经的君臣理想呢,难道已经抛诸脑后了吗?

  终于在先农坛皇帝亲耕的时候,让唐三任抓住了机会,将皇帝堵在了先农坛的偏殿里。朱瞻基这段时间有点儿怕唐三任,他知道唐三任的不满是因为什么,可是却无法解释。

  发生在他身上的离奇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

  被堵在了偏殿里,朱瞻基知道自己这回是无法躲藏了,只能将殿内的宦官全部清理出去,就连最亲近的范安都打发了出去。

  皇帝如此郑重其事的表现让唐三任心中一阵紧张,不知道皇帝接下来会对他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话。

  “季重!你我君臣相识有多少年了?”

  “回陛下!永乐二十二年陛下到房山招兵,相识以来到现在已经快十二年了。”

  “是啊!十多年了,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啊?这么多年你我君臣相互扶持,朕谢谢你了。”

  “陛下何出此言?臣为陛下效忠本就是义之所在,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

  “你我君臣相知这么多年,何必说这些套话,你知朕之理想,朕亦知你抱负,我们共同的理想是让我们这个国家站在这个世界之巅,让大明百姓过上富足安定再无战乱之苦。

  为了这个理想,朕与你们这些志同道合者勠力同心,让我大明的国力一日强过一日。然而朕担心的是有一天朕一旦驾崩,后继的君主还能继续我们这样的事业吗?”

  “陛下!您才三十多岁,正是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