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七章 第二次羊毛战争(二)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家若是连为国征战的将士都不能善待,有需要军人卖命的时候还能指望军人能够卖命吗?”

  “陛下体恤士卒之心,臣深感佩服,臣代海军将士感谢陛下的一片仁心!”

  “你不必感谢朕,朕和天下万民百姓都应该感谢军人才是,是军人守护了大明的太平安康。海军更是大明的一把利剑,扫除海上一切敢于挑衅大明的敌人。”

  “陛下!臣明白了,无论有多大的困难。臣也一定会将这海军军官学堂办好,让大明这把海军之剑越来越锋锐。”

  “朕就是看中你这份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景弘久在海军自然知道这海军可不比陆军,在陆军一个农夫发一把刀就能在战场上充数,打过几场仗能活下来就成了精锐。

  在海军却不是如此,想要当好一名海军,首先不能晕船,若是晕船什么样的本事都使不出来,其次要会水,茫茫大海上一旦从船上落水,在救援的兄弟赶来之前,得保证自己不被淹死。

  满足这两条只能算是能够入选海军,可是上了船之后,真正要学的东西才刚刚开始。从升帆降帆到调整风帆的角度,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

  更何况还要学会看洋流、风向、水文、海图,更要懂得海上定位,遇到风浪如何操控船只才能不被风浪掀翻。

  这些要学的东西这么多,我们以后不能再凭借经验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而是需要将这些经验、学问都总结出来,形成文字,让后来者只要通过文字便能很快学会这些知识。

  这就是朕希望你们这些高级将领都能著书立说的原因,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最宝贵的不是打了多少次胜仗,而是在海军这么多年所总结出的经验和技术。”

  这下王景弘彻底明白了皇帝的用意,皇帝这哪是不信任他呀,分明是对他期望太高,因为在皇帝陛下的心里,传承要比战场上的得失更加重要。

  王景弘郑重的向皇帝深施一礼道:“陛下!敢问这学堂要建在哪里,海军学堂不同于陆军,需要建在有海有港的地方。”

  “地方朕已经为你们选好,就在胶州,原有的灵山卫已经迁往南洋,朕将空出来的土地全部划归海军,整个胶州海湾都将是海军军官学堂的附属地。”

  胶州湾这个地方王景弘是去过的,那里确实是一个天然的良港,皇帝的眼光还真是够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亲自去考察过这地方。

  领受了命令之后,王景弘便在启程前往定海,同行的还有病已经好了一些的郑和,郑和将坐镇定海掌控整个本土舰队。掌管北至黄河入海口,南至广州的海岸安全,同时还要负责与旧港以东的各个藩属国之间的贸易。

  王景弘则要在定海等待洪保从南洋回来,海军四巨头将要在定海进行权力交接。与此同时王景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