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三章 市井小民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杀器,无论反对什么都能套到祖制上去。

  让王骥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小贩竟然能够看透这其中的道理,普通百姓愚昧无知,他们大多认为地主让他们耕种土地,那是赏他们一口饭吃。根本不会去想没有他们耕种土地,地主会怎么样,他们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

  “老乡!这些话是谁对你们讲的?”

  “当然是皇帝陛下派人告诉我们的,你们会告诉我们吗?”

  果然是皇帝陛下的手笔,看来陛下已经做好了与读书人彻底决裂的准备,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站队的时刻,要么选择站在皇帝一边,支持皇帝陛下,牺牲自身的利益,换取皇帝将来其他方面的补偿。当然这么做也要冒着新政失败,被人反扑清算。

  要么就是彻底站在皇帝的对立面,选择与新政对抗,守住士绅的利益,一旦失败读书人将会受到自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最大的挫折。

  甚至儒学很有可能被踢出国学的殿堂,至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学问,很明显皇帝陛下更喜欢法家与墨家。

  真到了那一步,将是所有读书人的悲哀,这样结果绝对不是王骥这样儒生愿意看到的。

  现在的皇帝前所未有的强大,甚至比太祖太宗还要强大,太祖太宗时期无论如何打压读书人,却断不了读书人的根,而当今陛下却是要从根本对儒家进行打压。

  儒家推崇的利于读书人的模式,正在被皇帝一点点的剥离,当读书人手里的特权全部没有了之后,大明一个新的权贵阶层就会诞生。

  至于谁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王骥对于儒家持悲观态度,不是儒家学说不好,而是儒家强大了一两千年,无人敢与争锋。

  这样的一家独大造就了儒家的狂妄自大,一旦出现一种可以威胁到儒家地位的学说,儒家想的不是如何改进自己的学问,而是对其他学说进行打压。

  以至于到了现在儒家还是一味地法古,言必称三代,恨不得让所有人都回到树上去。

  小贩见王骥站在他的摊子前呆呆的发愣,低声骂道:“神经病,算老子倒霉!”

  起身推起独轮车走了,等王骥回过神来发现小贩已经推着车子走远,连忙追上去塞给小贩一块半两的银币,躬身行礼道:“多谢老乡解惑!”

  小贩捏着手里的银币,哪里敢收这么多钱,连忙从怀里掏钱找零。王骥摆摆手道:“不用找了,多了算是谢你的!”

  说罢王骥转身大步离去,他的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小贩心中一阵窃喜,就说了几句话,还没给他好脸色,竟然能得半两银子,今天回家又能喝二两好酒了!

  在路旁登上等候的牛车,继续慢悠悠的向布政使司衙门行去。越是靠近城池就越发的繁华,这座城市的繁华程度已经不下大明的大府。

  怪不得洪保说旧港才是南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