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一十七章 返航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轻,大明的未来可期?”

  王景弘知道郑和是真的想退下来,一生征战下来老人家的身体早已亏空的不像样子,皇帝陛下也是知道郑和身体不好,才不准他出远海。

  这一次出远海是郑和自己坚持要去,他在给皇帝的奏疏上说:臣已经风烛残年,一生之中,前半生跟随太宗南征北战,后半生替太宗皇帝扬威海外,与陆地相比臣更钟情于大海!财富来自海上,危险亦来自海上。

  臣本乱世以奴童,幸得先帝不弃带在身边教导,臣学有所成。先帝对臣有大恩,此生肝脑涂地难报陛下之万一。

  今臣自感时日无多,若是再不登船远航,臣担心自己再也没有远航的机会。

  郑和的奏疏写出了对永乐大帝的怀念,以及对大海的深深眷恋,说实话朱瞻基看到奏疏之后有点嫉妒他的皇爷爷了。

  他非常清楚,郑和忠于的是他的皇爷爷,对他的效忠那是他是永乐大帝的孙子,而不是因为他是朱瞻基。

  朱瞻基知道这是郑和最后的心愿,不忍拂了老臣远航的心。只能同意他带舰队远航,不过却嘱咐郑和一定要注意休息,一定要平安回来。

  郑和从天津港出发的时候是宣德六年四月,返回旧港时已经是宣德七年的二月。没想到在旧港遇到了王景弘,两个老搭档见面自是有说不完的话。

  在旧港海军基地的官廨里郑和问道:“王兄弟这次还是要去西夷之地吗?”

  王景弘点点头道:“是!我大明把货物运到西夷,要比运到旧港的利润大的多。而且陛下让卑职此去西夷之地,多搜寻西夷的书籍,若是有西夷的读书人愿意来大明访问,一并将这些人带回来。

  陛下说西夷与我大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文明方式,了解西夷的学问,有助于我们准确的判断西夷的真实想法。

  同时东西方的学问碰撞到一起,可能会有新的学问诞生,也不知道这西夷的学问有什么好学的。”

  郑和止住王景弘的话说道:“王兄弟,老哥哥说句你不爱听的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任何学问都有其可取之处,我华夏独尊儒术以来已经多少年一成不变了?

  先帝与陛下造宝船下西洋,可不光是为了宣扬国威,更重要的是看看海外有没有与大明一样文明的国家。

  咱家没福只走到了南平州,并没有发现那个国家有媲美大明的文明,就算是白衣大食也不过是一蛮夷之国,凭仗着武力横行西方。

  陛下既然推崇西夷的学问,就说明西夷的学问有很多可取之处,你要多听多学,而不是妄自尊大。”

  王景弘脑子‘嗡’的一声,撩衣服就跪倒在郑和的面前说道:“郑公一席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卑职茅塞顿开,若不是郑公提醒,卑职肯定不会拿这西夷学问当一回事,随便给陛下找几本书弄回来就算交差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