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一章 懒惰的境界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景弘对于卡葡双方的贸易权争夺,并不是看的很懂,这样的份额到底有什么意义,货物在大明手里,大明想给谁多少,就算不能明面给,也完全有各种办法进行操作。

  可是当卡葡两国的草拟出条约内容请王景弘过目时,王景弘才终于明白了这条约重要性。条约的重要性不再遵守条约,而在撕毁条约的代价。

  大明也是条约的一方,有义务遵守条约的执行,这让王景弘明白了西方蛮夷也是希望诚信的,条约的签署最大的目的就是诚信,一旦失去契约精神,撕毁条约,再想树立起信誉可就难上加难。

  王景弘暗暗吃惊,这一次自己大意了,在这条约上大明明显是吃了暗亏。本来应该是大明主导的条约,结果却弄成了一个被动的执行者。

  同时条约中关于货物的定价权问题上,规定了大明的货物到港之后不得随意涨价,所有商品的价格要由双方协商而定,这就让卡葡两国有了议价的权力。

  在条约中货物必须卖给两国的情况下,对方有了议价权,会让大明非常的被动。

  不过好在大明的货物至少都是十倍之利,完全是卖方市场,暂时对大明还没有影响。可是却由不得王景弘不警醒,这西夷与其他地方的土人截然不同。他们有他们的一套理论方法,完全与大明的伦理道德不同,但是也能自圆其说。

  既然答应了条约,就不能反悔,王景弘尽管心中愤懑不已,还是提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条约一式六份,王景弘、亨利王子与卢纳每人一份,他们手中的这一份属于备份条约。还有三份分别要在葡萄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和大明用上帝王之印后才算正式生效。

  这份条约被称作《中国、葡萄牙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三国友好通商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大明正式开始涉足西方事物,虽然有所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为将来的大明在西方的进一步获取利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条约签订后,王景弘与亨利王子单独会谈:“亨利王子!为了表达大明对盟友的重视,咱家决定在贵国留下一支军队,在贵国受到外国侵袭时,大明在贵国的驻军有义务帮助贵国抵御外辱。”

  “鄙人感谢中国盟友的支持,王将军打算留下多少人驻守?”

  “我大明舰队暂时兵力不足,咱家准备留下一个营的人马在贵国驻守,不过粮食后勤需要贵国负担!”

  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亨利王子已经知道大明一个营的人数是多少。充其量也就四五百人,对葡萄牙王国的安全没有多少影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亨利王子爽快的答应了王景弘的要求,并且亨利王子提出了一个让王景弘纠结的要求,那就是亨利王子希望跟随舰队返回大明,对大明进行访问。

  这个要求并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