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才储备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况钟做梦都没有想到女子营地的女子竟然都是青楼女子,这些女子哪里有一点儿青楼女子那种搔首弄姿的姿态。

  她们活的是恣意张扬,似乎是在女子营地这里获得了重生。这些获得重生的女子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她们的余生已经对爱情婚姻无望,只想着在营地里托物言志,用一生的钻研来证明自己来过这个世界一回。

  当然不是说没有人想要将她们娶回家,可是这些求娶之人,没有一个是怀着相濡以沫的心思,大多数都是觉得这些女子能挣钱,娶回家不但能生孩子,还能补贴家用。

  即使是这样,在与这些女子商谈时都是一副我可怜你才娶你的表情,女子们在青楼中见惯了人情冷暖,试过几次之后,渐渐的就绝了嫁人之心。

  况钟回到州衙后,向唐三任询问:“唐知州,是谁把这些青楼女子集中到房山的,为何要让她们在房山过这种群居的生活?”

  “敢问况郎中,除了官员士绅之外,我大明哪里识字的人多?”

  “你是说把她们弄来房山是因为她们读过书?”

  “没错,我房山太缺人才了,甚至就连识字之人都少得可怜,当初成立孤儿学堂时,急需招募各个科目的老师,识字的老师倒是好找,一些屡试不第的老童生为了混口饭吃也会来学堂按照我们的规矩任课。

  可是数术、实学的老师却非常的难找,一些世家子弟倒是闲来无事修习了一些数术等实用学问。可是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来我们这个小破地方,教一群浑身上下脏兮兮的小孩子。

  工匠们倒是愿意来教授孩子们,可是他们只有实践经验,并不懂得其原理,无法给孩子们讲述理论的东西。

  于是这些女子就承担起了和工匠们合作将工匠们的经验总结成理论编纂成册,并挑选出最简单的内容做为第一年孩子们学习目标。

  女子们在总结这些理论的时候,有些女子就对这些实用之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少人开始主动的研究起了这些实用之学。有些不愿意做这些她们认为的粗活的女子也会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习研究。

  这些女子只要考核过关之后,就会分配到各个学堂担任老师,负责教授孩子们最基础的知识。虽然收入每月只有一贯钱,比起她们曾经的高光时刻是天壤之别。但是这一贯钱她们挣的心安理得,拿的堂堂正正,这钱无比的干净。

  这些女子在青楼本来就已经是过气的妓子,若是没有锦衣卫将她们赎身出来,可能等待他们的就是被青楼再次转卖到只做皮肉交易的窑子里,染上一身脏病,在某一天悄然死去。

  她们来到房山之后,虽然不可能过上富贵的日子,但是衣食无忧,每天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还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更让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