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三章 金英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金的太监名叫金英,现任司礼监右监丞,他与阮安、范安等人一样都是当年张辅平安南阉割的安南相貌清秀的男童。

  金英别看外表憨憨,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谁要是相信他这副模样,那就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在勾心斗角的后宫,没有一定的心机能够爬上司礼监右监丞的高位,早知道这个位置在上升一步可就是秉笔太监,名副其实的内相。

  当范安安排他前往南昌宣旨,并嘱咐他态度一定要傲慢一些的时候,金英就知道宁王已经遭到了皇帝的忌恨。

  让进行没想到的是皇帝这是打算把宁王往死里整,等他听说了南昌城里有了宁王要造反的流言。他就知道这是锦衣卫在推波助澜,自己进入南昌的一举一动估计都在锦衣卫的监视之下。

  当宁王留下他,希望他给宁王一家作证时,金英就做好了反咬一口的准备,他是内宦,吃谁的饭,帮着谁干活。

  就这么简单一个逻辑,金英的实名举报让朱权有口难辩,你要是心里没鬼,你扣下皇帝的钦使干什么,难道就凭着你是亲王,就能为所欲为,让在京城等待消息的皇帝多等上一些时日。

  朱权听到金英倒打一耙就知道自己一家子全完了,现在是黄泥巴落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本来以为这就是个憨货,谁想到这根本就是个毒蛇呢?

  徐显宗虽然年轻,但毕竟是世家子弟,在待人接物上完全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尽管宁王府有造反的嫌疑,徐显宗也没有难为他们一家子,只是将他们关在一个院子里,防止他们逃跑,或者出什么意外,其他待遇完全是以礼相待。

  朱权一家子在被关的院子里一商量,到这份儿上了,还是服软吧!

  当天晚上,朱权就写了一封请罪奏疏交给了徐显宗,与徐显宗的奏疏一起快马加鞭送往京城与南京陪都。

  奏疏送到京城之后,朱瞻基召开朝会询问群臣的意见,宁王之事该如何处置,杀人肯定是不行的,天家怎么可能用刑呢?

  可是宁王府好歹也是一大家子差不多上百口的人,若是不能妥善安排,肯定会引起藩王震荡。

  群臣商量了半天,有人认为前有汉王之例,不如也把宁王改封到南洋如何?

  这条建议一出,群臣一致赞成,将人一脚踢到南洋,眼不见心不烦。

  朱瞻基心中暗笑,这帮大臣现在也是学坏了,自己将二叔封到了南洋,他们都认为这是变相的发配,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汉王现在的日子过的滋润着呢。

  连续两季的粮食丰收,让汉王国再也不为肚子之事发愁,就是最普通的小卒家里都有两个土人奴隶为他们耕种。

  现在的汉王国百姓主要就两件事,一件事就是监督奴隶耕田,另一件事就是出兵抓捕奴隶。

  粮食多了吃不了不要紧,朝廷的海军宝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