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章 人地矛盾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瞻基叹了口气说道:“郑和,新科进士的安排由内阁统一安排,朕不能插手,不然就是违背了朕立的规矩。新科进士一个都没有,吏部不会向安南派遣一个进士官的。

  文官大抵是不愿意打仗的,因为一打仗武人的地位就会上升,文官就只能充当武臣的后勤管家。

  一切都要以前方的战事为重,安南叛乱开始朝廷里就有很多人反对再次出兵安南,他们觉得出兵安南就是劳民伤财,是得不偿失的,郑和你说说安南重要吗?”

  “臣觉得说放弃安南的人都该杀,这些人要么是鼠目寸光,要么就是心怀叵测。

  安南地处我大明与南洋诸岛的连接处,在安南的港口建立海军的补给基地,能使我宝船队出海抵达南洋之前轻松获得补给。

  一个稳定的补给基地,对海军士卒的士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安南也不是什么蛮荒之地,一年三熟经营得当完全可以成为我大明不亚于江南的又一个粮仓。

  如此膏腴之地,竟然还有人说是无用之地,臣不知道他们有何居心?”

  朱瞻基冷笑一声说道:“还能有什么居心,权力之争而已?”

  郑和心里也是一阵腻歪,这文武之争什么时候才能消停,一点儿都不考虑大明朝廷的未来。

  “陛下安南之事该如何处置?若是不加以控制,让逆贼做大,到时候又要多费一番周折。”

  “安南的情况在朕的预料之中,咱们去要人家的命,人家怎么可能乖乖的等着咱们上门宰杀。

  他们反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这也是朕有意为之,不把这些安南的精英阶层全部清理干净,安南迟早还是会乱的。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不是只有我们懂,打掉精英,同化底层就是现在交趾布政使司的首要任务。

  朕有的是耐心,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梳理交趾布政使司,直到成为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臣明白了,陛下是打算让他们闹得再大一些,我们动起手来也更方便一些。”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你的任务是调配好船只运送我们招募的流民,改变交趾布政使司的人口结构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责任。

  只有大明人占交趾布政使司的多数以上,交趾布政使司才算是真正的安稳了。”

  “陛下放心,臣一定会调派好船只的运输,保证流民安全的运送到安南。不过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话你就说,朕是那种听不进去话的人吗?”

  “是!陛下!我们这样大量的向海外转移人口,大明境内会不会空虚?一个大国没有人口支撑怎么可以?”

  “你担心这个问题啊!那朕问问你为什么会产生流民?”

  “产生流民的途径大多数都是因为天灾人祸,人祸更是流民罪魁祸首。”

  “天灾人祸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