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四章 临清税关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在发现钞关优先征收宝钞后,利用信息扩散不及时特点,开始在各个大城收购宝钞,他们收购宝钞的价格远低于钞关核定的价格,这些宝钞带回临清专门出售给没有宝钞的船主。

  他们赚取了差价,船主也以低于钞关规定的税收价钱拿到足够交税的宝钞,商人与船主都得到了实惠,唯一吃亏的就是钞关与朝廷。

  目前的临清钞关收取的税收除去宝钞这种如同废纸一般的东西之外,真正获得的银钱税收将将能满足税关的日常运转。

  钞关人员的奖赏还得从皇帝的内帑中拨付,董怀礼有时候在想皇帝费尽心机的在临清设立钞关目的何在?就为了赔钱赚吆喝吗?

  董怀礼不理解的问题,整个大明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不然大明朝也不会弄出宝钞这么奇葩的货币。哪有只负责发不负责收的,这比抢钱还来的快,宝钞的死掉那就是天经地义之事。

  朱瞻基规定钞关优先收宝钞,就是开始重塑朝廷的信誉,为朝廷下一步再发纸币打好基础。

  金属货币太过笨重,而且受限于矿山的开采量,一旦经济快速发展,钱肯定就会不够用。

  只要建立起纸币足够的信用,纸币可以完美的避免货币不够用的尴尬境地。

  想要发行纸币,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保证金,这也是朱瞻基急于让宝船队下西洋开展贸易的原因。

  比收不上税更让董怀礼头疼的是各路权贵士绅纷纷找上门来,软硬兼施要求他不得收取士绅贵人的关税。

  这些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个大人物,甚至有的人能够走通宫里的关系,这让董怀礼不厌其烦,偏偏又不敢得罪。只能将太极工夫使出来各种推脱,实在无法推脱就往王仲义的身上推。

  那是皇帝的亲信,以百户之官职做九品的巡检,这简直就是高官低职。知道王仲义身份之后,没有人敢轻视王仲义,这人可是通着天呢!

  在查清楚王二的背景之后,发现这位就是个幸运儿,碰巧当时还是太孙的皇帝招亲卫,王二就这样进入皇帝的视线,成为了皇帝的亲信。

  一个黔首贱民,稍微花点儿银子就能搞定,于是乎在董怀礼那里得不到回应的贵人们,纷纷跑到了王二那里,见面礼就是用银子砸,送礼的规模都是一百两起步。

  王仲义也没有让他们失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两眼放光,来人提什么要求他都敢答应,贵人们嘴上奉承着王二,心中却暗暗鄙视,粗鄙之人果然就是粗鄙之人,手里有了权力也一样是粗鄙不堪。

  双方一个收了钱,一个要办事,好一个郎情妾意,结果贵人们出了巡检司的门,到了税关亮出王仲义的名头却不好使。

  负责点验的小吏一脸冷笑的说道:“王二一个巡检司的管不了我们税关的,我们税关只听董老爷的。董老爷让你们过你们就能过,不让你们过你们就得乖乖交税才能过去!”

  贵人们不死心,再次去州衙找董怀礼,董怀礼两手一摊说道:“你们找本官也没用,本官即使放你们过去,你们没有完税凭证,还是会被巡检司扣下。”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