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10章 飞艇指挥通讯平台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讯站以及基地的雷达站,以及克隆兵们对通讯的掌控,完全可以做到把孟享的指令快速传递到每一个基层部队。

  但在海外,地面通讯辅助设施不完善,仅仅靠着电台和电话还不够。

  和曰本人在中南半岛的丛林战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弊端,很多地方信号根本收不到,无论是指挥还是支援,都很容易延误。

  同样在海战和海外的空战中,只靠电台,依旧无法把信息及时的传递和综合分析。

  孟享一直想等到卫星这个神器出现,但超远程火箭和太空控制技术的限制,使得卫星计划一直没有完成。

  在孟享的想象中,卫星不过是大火箭发射一个信号收发器而已。但实际上,仅仅火箭和卫星的轨道控制就难倒了众人。

  想想后世,卫星这东西可不是普通国家能玩的,不是没有道理。

  虽然基地也有卫星,但也同样需要相关技术限制的破开。

  况且,孟享也不知道一开始的基地卫星效果如何。根据基地武器的水平来看,一开始也绝对好不了哪里去。反而不如高空的飞艇效果好。

  于是就先启动了飞艇的信号中继站计划。

  随着基洛夫飞艇越来越多,孟享已经可以把飞艇布置出一张信号传输的大网。

  基洛夫飞艇的巨大空间和惊人的载重量使得它不仅仅可以作为信号平台,以及安装上空中雷达站充当侦查前哨,基洛夫飞艇还是绝佳的战略和战术的指挥平台。

  在东南亚丛林中也在同样进行着一场类似的试验,同这次海上试验一样,基洛夫飞艇的兼职工作非常好。

  飞艇可以轻松的收集到来自各地的通讯信号,并由飞艇上组建的指挥参谋系统及时综合分析并传递,力求把复杂的战场情报按部就班安排好。

  后世也同样在研究飞艇信号通讯平台,只是考虑到安全的问题,用于军事领域的较少。

  但现在这个年代,在一万多米的高空,已经很少有威胁到基洛夫飞艇的了,更不用说基洛夫飞艇还可以升到2万米的高空,甚至飞艇上的防护体系也从来不是摆设。

  “我说,为什么搬了那么多的机器占了不少地方。要是多带一颗那种超级炸弹,现在咱们投下去,绝对让小鬼子的战列舰跑不了,说不定还能留下鬼子的那艘大和号。”陈达龙犹自为不能参战而遗憾。

  “我们这一次只是观摩!”王修心中也有一丝遗憾,嘴上却淡淡的说道。

  “我们是军人,最终还是要打仗!不打仗,养我们干什么!我们不是政治家,不需要在敌人的尸体上白捡胜利品。我们要做的是用最猛烈的攻击直接打趴下所有的敌人,证明我们华夏人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强。”陈达龙被战火刺激起了心头的重重遗憾,不由在这一句观摩的话中彻底喷发了。

  他不知道远在万里的孟享也正在苦恼的探寻着战争的暴力和谋略的平衡点。

  抗战之红色警戒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