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6章 他们更自信了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你如果有时间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他心中也有遗憾,按道理来说,中原地区在和平的年代是古代华夏最繁华的核心地带,以中都为都也没关系,但战争一直陪伴着华夏的兴衰,像中原地区这种四战之地,又没有天险可依,在上古时期的木棒青铜年代,可能堆土为城还尚可,但近现代的战争中,甚至更早的骑兵年代,没有地利的优势,都城很容易遭受威胁。新都城暂定为长安,要相对安全的多。

  他不知道当初孟享在做选择的时候,也是为难了很久。复兴华夏文明必然不会遗漏中原地区,敢于在中原地区立都,必然是有绝对的自信。

  在孟享的眼中,后世出现导弹和现代飞机的年代,甚至牵扯到天空的战斗后,长安和中都的区别不是很大,况且孟享手握基地,也同样有绝对的自信立保中原。无论从交通还是联系沿海和内陆的文明和经济过渡来说,中都也更合适。

  但孟享始终不敢把所有的赌注压在基地身上,任谁莫名其妙的获得基地,至少也会考虑到头顶上还有个管辖自己的,很可能也会莫名其妙的再失去。

  中都作为首都或许等到以后华夏称雄世界后,会考虑,但现在长安的地形最起码能保障这个陆地为王时代的安全,尤其是此时已经消除了部分来自北方的压力,还可能要和另一个庞然大物争夺全球利益的时候。

  “这么大的城市即使不是首都,也会是一个伟大的城市!”此时的阿瑟-普利策不吝啬多一句夸奖。当然这也不限于夸奖,普利策这个姓氏让他有着不屑虚假的骄傲,毕竟当他听说中都这座新城市的面积时,也忍不住吓了一大跳。

  经过解释他才明白,这座可堪称是世界最大城市的中都不限于传统的一个城市。不止是中心地带的那座随着平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接处而兴起的郑州小县城,通过便捷的轨道交通,甚至把周围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以内的城市都扩充了进来,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圈。

  其中包含着古老城市洛阳、许昌、开封、许昌等,如果说中都是中原的核心地带一点都不为过。

  阿瑟也曾对这座属于中央直辖的城市圈有超过二千万人口而感到不可思议,也同时为四通八达不逊于美国的铁路网而感到惊叹。正是通过越来越多的平均速度超过60公里的铁路线,和铺设的越来越长的引用德国技术的高速公路网,才让这个数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城市圈成为现实。

  “华夏人追求大的同时,也是一种追求更大自信的过程,虽然有很多的盲目不足之处,但他们的发展速度惊人,终有一天,他们会创造出更多奇迹的。自信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阿瑟-普利策在本子上记录道。

  合上本子之前,他想了想,又重新加了一句:“我们需要谨慎考虑和他们的关系!”

  抗战之红色警戒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