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9章 四条通道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基地车也不容易穿过苏俄军队严守的西北边境。

  虽然分基地开启了伪装功能不容易被人发现,但庞大的基地车确实一个显眼的目标。当初赶赴苏俄境内的两座基地车,还是通过白令海峡,从人迹罕至的北冰洋迂回绕过来的。只有外蒙的那座是冒险直接送过去的。

  但在西北边境多山地带,一个是基地车难行,二是人口密集,苏军把守严格。孟享并没有莽撞的去冒险。

  后来突袭西伯利亚乌拉尔等苏俄腹地也是临时改计划,那个时候再挪动基地车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攻击部队的后勤补给就成了问题。

  王远征当年在山海关搭上了先锋军这条线,这些年来借助着家族大粮商的便利条件,一直都在跑着先锋军粮食的买卖。

  从东北到印尼,从缅甸西南再到西北边境,这两年,他跑遍了华夏。不过,走出西北边境还是头一次。虽然以前也进入过苏俄境内,但身边都跟随着苏俄武装人员,虽然因为卖粮而受到了苏俄政斧的客气,却始终不自在。

  王远征现在外在的身份还是一个大粮商。

  免除十亩以下农业税的低保政策而爆发出的耕种积极姓,以及水利等基础建设的完善开辟和改造成的中上等田,已经足以让先锋军地盘上的粮食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接济一下国统区等地的灾民。加上南美和东南亚的大量粮食供应,这才又有了富余的粮食。

  这些部分需要市场,这才有了王远征等人的四处奔走,不过销售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次等和霉变的粮食上。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发霉变质的粮食,在先锋军地盘上已经逐渐的被孟享严令禁止销售。不过,那些贪心的商人谁还管什么健康。仅仅是严令禁止是不管用的。于是孟享还是采用了疏导的方式,集中收购这些霉变的粮食,对外宣称挪作他用。

  那些粮商处理这些霉变粮食是各有一套,王远征家里也有翻旧如新的绝招,这些粮食被翻新后,就和一定比例的新粮一掺杂,普通人根本分不出什么。这些翻新的粮食经过了不逊色后世华夏商人的聪明才智的精心包装后,继山寨的伟大精神后,也终于走出了国门,就通过各种渠道向世界各地销售。

  于那些同样通过隐蔽的渠道走出国门的地沟油产品不同,粮食在这个时代是大受欢迎,即使是霉变的粮食一样是紧俏的,王远征的粮食生意在先锋军的扶持下做得很远,在先锋军仿照后世的特制食品倾销地的曰本本土都有不少份额。

  虽然有时候管制严格,不能做到收新米,卖旧米,但依靠着这些粮食关系,却换来了更多的其他物资。

  本来范种等人还担心用粮食资助曰本人,是不是解了曰本人的粮食危机,有些资敌的嫌疑。

  “即使我们不卖,美国人什么的也同样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