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6章 德国人暂时不会进攻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挥嗅觉和狂啸的作用还可以,但牵扯到军事的行为,贝利亚谨慎的不敢过多干涉。这也是他的保命之策,搞情报的要是干涉军事太多,太容易出事了。

  果然斯大林笑笑,并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点着了烟斗沉思不语。

  但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军事委员会很快做出了推论,认为德国人肯定要忙着清理国内的隐患,至少在五月份,德国人是不大可能再有什么大动作。

  做出这个结论,他们有更多的依据。

  那个谣传并不是空穴来风,英国和美国频繁的拉拢着苏俄。美国人虽然依旧在大洋对岸袖手旁观,不出一兵一卒,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供应却是使得英国人和承诺方的苏俄底气壮了些。知道英国人家底还没有败完的苏俄人也放心英德继续纠缠。

  苏、英、美的三方会谈,自然不可能瞒过德国人,这无疑是给德国人一个警告,抑制德国人的疯狂。

  苏俄人相信德国人会明白这个,而且有所收敛的,但他们实在没有猜对老希和刻板的德国人内心燃起的疯狂已经开始突破了理智。

  不过苏俄人还有依仗,虽然东线和华夏人战斗着,但苏俄的军队主力还是在西线,非但没有向东线调集,反而因为战争爆发的借口而从社会中征调了更多的军队出来。苏俄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都在西部,密集的人口也在西部,当然征集上来的军队也是安置在了西线。

  大量的武器和物资运向了西线,甚至受到了国内无敌宣传的影响,军队高层们对自己的军队也是信心爆满。

  “德国佬要来,我们就踢烂他们的屁股!”这样的俚语甚至在高层中笑谈,众多的苏俄军官们甚至还野望到了欧洲更远的地方,打算从德国人手中夺食。

  历史就是这样,没有结果之前,再多的荒唐也是理所当然的。就连后世国人也是常常陷入无敌的境界,难以自拔。

  德国人在东线军队的调动,被他们理解成了应对苏俄西线军事增强的反应。

  “三百万的军队足以让德国人知难而退,德国人没有十足的把握,始终还是不敢两线伸头作战。”每个学军事的都知道德国人的两线作战的阴影,苏俄人也不由对此调笑道。

  “德国境内叫嚣进攻的联盟的声音越来越大,就连希特勒现在都不顾伤病在电台中叫嚷‘英国人完了,我们要用拳头打造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矛头看似都要抵到我们的下巴上,但那是德国人在心虚。”军事委员会中的不少人始终在顺着斯大林的意思在推敲着德国人的一举一动。最后证明德国人短期内无意进攻。

  “德国人又提供给了华夏人一大批物资,从欧洲几个国家运出的旧机器装满了好几条船。这大概就是华夏人卖命的原因吧!”有人不无嫉妒道。大量的工厂在华夏建设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