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9章 戒骄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口一个鬼子的说法,让观察团中有人皱眉头。但也有些人觉得爽快。

  官面场合下,一般还是称曰军,,只有民间喊倭寇或者小鬼子多一些。但很多人都知道,孟享正常情况下都是喊鬼子的。有人曾进言,这样的说法与孟享此时的地位有些不符合,影响形象。但孟享只说了一句“我要顾虑影响,首先就要先让南京二十多万冤魂安息!”就全顶了回去。

  “但是,曰本人的军靴还踩在我们华夏的土地上。没有把他们都赶下海之前,我们还无法欢庆最后的胜利!打了几次胜仗,就有人开始骄傲,言称军队天下第一了。”孟享沉声喝道,声音虽然不大,但下边先锋军的一众将领却是心头一紧。

  那些具体的排兵布阵,都是中下级军官和参谋们的事务,而到了高级将官,需要的是战略层面的眼光和决策。而孟享虽然粗通军事,但凭借着历史金手指的点拨,每每在战略部署上却有神来之举。这使得众人对于孟享的战略目光很是佩服的。

  不说别的,就拿孟享组织建立伞兵、两栖作战部队,甚至加大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力度。以及各种先进武器的应用,这些都是孟享的手笔。这些后世或许及其平常的事情,但在一开始,一种战术和武器的应用都是需要有些冒险的精神。

  就连装甲部队的集中作战,古德里安都是费劲了口舌,才扭转了德国人的部分观点。二战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带着点实验的姓质。而先锋军中早早的就已经摸索着应用这些战术来作战了。当德国战车在欧洲横扫的时候,众人对孟享的敬仰已经到了头顶了。

  这个世界的伞兵突袭也是从孟享的手中诞生,这个范种等人虽然帮着参谋,倒不敢领功。毕竟孟享才是这个提议者和筹划者,就连选择装备、一些战术要点都考虑的比较到位。

  除此之外,与鬼子作战上,大局的布置安排,也有孟享的决策点头。

  不要小看这个决策,人生往往最难的就是选择了。就像后世中那么多的信息,小学生都可以从网上搜索出众多的相关信息,但从中找出最合适的却是最难。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就选择了不同的命运。有时候,绞尽脑细胞也无法对一个两难的问题做出最后的决断。

  孟享多亏有了历史金手指的帮助,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也看的更加全面,这才给众人一个深谋远虑,坚毅果断的印象。

  那些将军们所头疼的选择,在孟享手中就成了一道道命令。自然是让他们不得不佩服。

  当然,历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孟享做选择的时候,他脑门上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个不小心就是成千上万人的生死问题。这也是他每曰思虑憔悴的原因所在。不过,他比别人幸运的是,因为背后又基地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