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7章 搜集文物和江浙根据地的扩张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狗头。有那个钱还不如投资教育,多出几个人才,为华夏多添一份新鲜的元气,而不是守着棺材板的暮气沉迷。

  还不如等到国家强大了,再抢回来。若不是担心一些文字姓的东西消失,孟享只会等到以后指挥大军来抢劫。破坏诸如希腊、罗马还是欧美的一些艺术品,孟享不心疼,但自己老祖宗留下的那些传承,却是能保留一些就尽量多保留。

  这样的民间兑换,成绩还是喜人的,最大的惊喜来自于3斤茶叶和2双尼龙丝袜分别换来的3册和2册《永乐大典》。其中就有邓御夫编纂比《齐民要术》还要详细的的《农历》的一部分。

  当年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翰林院,翰林院中无尽的藏书很多被焚为漫天的纸灰。《永乐大典》被抢的抢、烧的烧、盗得盗,翰林院最后是剩下了64册。要知道永乐大典共有10095册,远不是删去了大量科技和军事等著作的阉割版的《四库全书》可比。

  虽然后来经过了多方搜集保护后,到了34年,当时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手中也不过才有93册残本而已。后世孟享曾记得永乐大典现存的400余册也是分布在8个国家。

  先锋军占据了北平后,当初要要运到美国去的六十多册《永乐大典》,被返还了回来,从曰本人手中有夺回了2册。加上这5册的意外惊喜,先锋军手中已经掌握有百册了。

  不过,还有陆续的《永乐大典》被收集到先锋军的手中,因为这次的文物收购和兑换不止是来自民间,即使官方,也早就采取了这些兑换。不过,他们需要的不是粮食,而是武器。

  德国人是最早和先锋军合作的,他们官方的那些华夏文物大多数还给了先锋军。而先锋军只是把自己的那些Bf-109B飞机、IIB型潜艇等武器也送给了德国人而已。其中就有12册《永乐大典》。

  等到法国人投降后,这样的交易也在进行,先锋军的一些Ju-88轰炸机和斯图卡D飞机就直接换成了凡尔赛宫中的华夏文物。其中《永乐大典》就有9册。

  其他国家诸如比利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当年曾入侵华夏的,一样被德国人调解着,用点军火收回了当年的华夏文物。又发现《永乐大典》8册。

  就连英国人,也乐意用那些华夏文物换取先锋军的武器和态度上的支持。华夏此时还保持着中立。但英国人也知道先锋军左右着未来华夏的走势,如果华夏彻底倒向了德国人,不要说东南亚,即使印度也有危险的可能。所以先锋军仅仅用一艘斯科特驱逐舰。就换来了英国大英博物馆和皇室中收藏的大多数华夏文物。

  当然也有还一些没有归还,但这些需要慢慢的收回来。前线虽然紧迫,但英国人还没有到哭出来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