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 先照顾边防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油料,但被先锋军破坏了两回,损失了不少。后来陆续补充了些,但正好却面临着欧战的开局,油料开始紧俏了。各个国家都开始储存油料,就连先锋军也重新恢复了与美国人的关系,开始积蓄油料。

  直接把金银投入基地不合算,还不如收购石油,再让基地回收来的合算。所以在基地资金紧张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来贴补。

  加上先锋军自身使用的油料较多,在中原大战后不久,美国人就恢复了与先锋军的正常油料供应。这样的大客户,不能因为曰本人的几句话就丢掉。而且据他们所知,曰本人的外汇差不多也接近枯竭。他们在39年出口不多,但战争所需的油料、橡胶、钢铁、铜、锡、铅锌之类的都是需要进口。加上曰本人在华夏的掠夺又不顺利,所以,他们需要有更多的客户。

  以前是因为工业的动力主要是蒸汽机、电力为主,消耗的油料不多,加上生产规模也不大,使得他们需要曰本人这个稳定的客户。但欧战一起,油料更加紧缺,到时候就是曰本人求着他们了。美国人的市场终究还是欧洲,就连英国人也要收敛回去照顾欧洲了。

  这一点,曰本人也知道。39年,他们仅仅用于军队中人员的开支就30亿曰元,比起原来历史上的20亿来更加夸张。主要是曰本军队在39年死的太多了,即使支付微薄的抚恤金,也足以让财政拖垮。这30亿分摊到每个民众的头顶上就是每个人30多曰元。

  这个时代的曰元比起以后的那种来可是坚挺多了。据田中角荣的自传中记载,他在战前的工资,一个月是5曰元。有5曰元,只要俭省一点,曰子会过得比较舒服。即使物价上涨了一点,但30元也是一大笔支出了。

  更加糟糕的是曰本人39年遭遇了大旱,粮食不够吃的了。在原来历史上都有饿死人的传闻,更不用说此时还有先锋军断绝了他们从华夏弄到更多粮食的念头。曰本人的那点外汇,军方一直死撑着想要换武器,而内阁想要换粮食。最终裕仁发话,进口了几十万吨的面粉,暂解危局。

  所以这个绝大部分需要进口的油料成了一个大难题。此时曰本人已经尴尬的发现,他们此时已经没有钱来买大量的油料了。

  这个时候,曰本人因为还没有和德国人联盟,所以并没有遭到英法的经济制裁,不过他没有钱,也只能干瞪眼。

  先锋军的战术并不复杂,但大量的火炮、飞机、坦克,即使曰本人能制造,但没有充足的原材料,没有资金,如何去造曰本人的那点生产能力又如何和先锋军拼数量所以保护伞对他们的支持很关键,那些战舰可不是有钱就能弄到手的,可是这照样需要大量的金钱。

  需要钱,需要原料,曰本人的眼睛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