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3章 救援和阻拦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连苏俄人的黑海舰队也不得不龟缩在高加索附近的少数地区。

  虽然在土耳其重新封锁了黑海海峡后,黑海的德国战舰也失去了对黑海苏俄战舰持续打击的能力,但对付美国人的撤兵舰队还是很轻松的。在美国海军鞭长莫及的情况下,只能指望实力大减的苏俄黑海舰队护航。

  一直局限在陆军和空军接受英美支援的苏俄人,此时趁机狮子大开口的索要海军方面的好处。

  美国人对放点血并不在意,但他们更为在意接下来这批美军的安置。

  进人黑海后,即使能逃过德国舰队和头顶的轴心国空军力量的拦截,这些美军也只能被安置在高加索地区,继续困守。不说在华夏大军和德[***]队的南北夹击下,高加索地区能坚守多久,仅仅一个今后对这里的后勤补给,就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高加索山脉南边的土耳其失陷了,北边的苏俄地区也失陷了,水路通不过,空中通道的损失又大得难以承受。在高加索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断了外界的补给是无法想象的。

  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人不想走这一条路,况且他们还需要考虑阻断华夏和德国大军会师的问题。

  轴心国的两大核心巨头的会师的意义绝对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何况这上边还带着欧洲统治者和亚洲统治者会师的光环。

  这对同盟国士气的打击以及对轴心国士气的鼓舞,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中立势力的偏向,其他墙头草和软脚虾们的观望和倒戈,都是盟军高层们不敢想象的。同时,一旦被华夏大军敲开了欧洲的大门,接下来数不尽的华夏军队涌人欧洲的场景,也让盟军高层们不寒而栗。

  这已经不是仅仅几万美军的安危问题了,而是整个战争的战略高度问题。

  “华夏人的进攻更主动,依靠黑海海峡阻拦华夏军队的继续前进,才是明智的选择。”罗斯福、丘古尔和斯大林的三巨头碰面,很快确定了方案,而这支阻拦大军的中坚力量,就是此时困守在了黑海海峡的那些盟军官兵。

  为了不跟救援口号相冲突,美国高层的命令最终改成了让这些美军撤向伊斯坦布尔,并根据情况向黑海或者沿着黑海海峡向地中海方向撤离。

  同样的,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的美军也接到了转进向土耳其欧洲部分,隔海峡阻击华夏军队的命令,不过他们最后的救援通道是在地中海。

  地中海上的盟军船只,直接兵临爱琴海,或是救助,或是防守,都将提前占得主动。

  美国人一手打着救援的牌,一手打着对华夏堵截的目的,做最后的努力。

  如果在不断支援下,真能堵截成功,美国人这一次的败绩就会被战略上的胜利所掩盖,重新鼓舞起同盟国的士气。

  当然,若是在盟军的援军还没有到来前,这群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