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章 宣州_姬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廉,登州港是他的得力属下。

  这两个地方的发展,姬松再其中发挥这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是他选用这些人的原因。

  “三年为约,臣敢保证到时候宣州上缴的赋税绝对不会低于现在的登州。”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啪!”

  俩人击掌为誓,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

  “你接下来要从什么地方开始?”

  虽然确定下来了,但他心里还是没底,有些好奇道。

  姬松笑道:“漕运。”

  “漕运?”

  李世民一愣,随即就想到了隋炀帝杨广挖掘的大运河。

  “陛下应该想到了,就是将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相比海运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漕运则安全了许多。”

  “当年隋炀帝挖掘大运河是为了征伐高句丽转运粮草方便,但他却不知道要是将其用在民生上,却是最为合适不过了。”

  “一,随着江南各地民生恢复,水乡之地的粮食将会大大增多,以前是因为转运不便,使得江南粮食运往北方得不偿失。”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大运河,不但能快速将粮食运往北方,还能因此养活至少数十万人,这对运河沿途百姓而言,将是一场天大的机遇。”

  “二,相比陆上运输,漕运不但不需要那么多人,运载的数量也是天壤之别,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转运粮食只是其一,陛下您想,这么一条财富之河,要是允许商贾走商,我们只要设立关卡,就是税收都能收到手软。”

  看到已经目瞪口呆的李世民,姬松晒然一笑。

  心想这才哪到哪?

  这是历史上已经证实可行的事情,自己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就是手到擒来。

  他在意的是宣州本地具有建立工业的一切条件,四通八达的运输路线,便捷的运输方式,丰富的矿产,众多的人力资源。

  自己只要将这些彻底整合起来,别说是超过明州,登州。

  就是翻上数翻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好好好!”

  李世民放声大笑,他没理由不高兴。

  当年开凿大运河的时候死了多少人,大隋更是因此天下大乱。

  但是谁能想到,大运河的开凿用到民生上竟然如此犀利,简直就是为大唐准备的一般。

  “朕相信你,放手去做吧!”

  姬松已经走了,但李世民还是久久不能从刚才姬松所说的前景中回过神来。

  “陛下何事这么高兴?”

  长孙端着汤来到大殿,看着皇帝正在想着什么,但那边想边笑的样子,让长孙都有些忍俊不禁。

  “啊?”

  看到时皇后,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兴奋道:“你是没想到,当初杨广开凿的大运河............”

  他将大运河的种种好处说给长孙听,不全是复述姬松的话,以他的眼光看到的东西远远不止姬松所说的那些。

  除了那些,沟通南北的作用也是无法否认的。

  不管是在距离上,还是南北交流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一个帝王应该考虑的事情。

  姬松不能察觉,这是地位和高度问题,不能怪姬松。

  但事实就真的是这样吗?

  这些姬松当然知道,但他能全说出来吗?

  你姬松都他娘的这都想到了,你让皇帝怎么想?

  所以说,该藏拙的时候就藏拙,要是你什么都想到了,那还要你的上级干什么?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