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五章 铜钱---黄金!_姬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果朝廷为了节省成本或应对危机,不断减轻货币的分量或掺杂杂质,就会导致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损害国家信誉和民生。

  二是铜钱的数量受到青铜资源的限制,如果国家为了保持货币的分量和纯度,不断增加铜矿的开采和进口,就会面临资源枯竭和钱币流失的风险。

  三是铜钱的流通受到地域和规模的制约,如果国家为了促进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不断扩大货币的发行和流通,就会面临运输困难和计算麻烦的问题。

  因此,除了铜钱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物品被用作货币或补充货币的作用。例如粮食、丝绸、盐、茶、铁等。其中最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就是白银。

  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也是中国被纳入由西方掌控的国际白银资本体系的过程。所以,银币的出现要是没有相对应的白银储备,一旦发生意外,而朝廷却没有足够的白银应对市场需要,那么白银和黄金有什么区别?

  别忘了,白银中原缺,但其他地方不缺啊、

  这要是被别的势力或者国家看到漏洞,不出十年,大唐市面上的钱慌将更加严重!

  三就是黄金了。

  黄金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原文化对外输出后和外来文化融合中原后的产物,它的出现代表着中原的货币体系终于出现了一个高等货币体系,那就是铜钱-——黄金。

  姬松清楚的明白,白银时代还没有到来,殷州虽然发现了,但白银却并没有被太多的人知晓,大家也没有习惯去使用白银成为钱币的概念!

  而黄金不同,之前的黄金主要来自草原、西域等边远地区,而这些地区与中原地区交通不便,黄金运输困难。而且,对黄金的开采技术也不够先进,无法有效利用黄金资源。因此,黄金产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作为货币所需的数量。

  其靓丽的色彩、稀有程度让它成为中原皇室和贵族将其作为祭品和贡品,而祭祀神灵和上供顶层贵族的贡品它必须是稀有的,具有重大价值的物品,因此黄金渐渐成为了贵重、稀有,财富的象征。

  随着中原或主动,或被动的对外贸易出现,西域,草原上的黄金渐渐流入中原。底层百姓一生基本上都不会使用到黄金,但商人和贵族就不同了。

  从最开始来自皇室对贵族的赏赐,以及贵族对皇室的上供。黄金的也慢慢为人所接受,商人更是形成小钱用铜钱,大宗商业活动使用黄金的传统。

  不是不想用大家都能接受的铜钱,而是铜钱太重了。一贯一千文,要是一次性交易上万贯,那是多要斤?

  按照大唐贞观通宝的制钱计算,一贯大约是六斤四两,而一万贯呢?那就是六万四千斤。

  如此,十万贯,百万,千万呢?

  那是多么庞大的数字,要是都使用铜钱,大家也别干别的了,就是路上运输就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损耗。

  就好比你要用一万贯带去岭南,想想,六万多斤的东西从长安运到岭南需要多少人?又需要多少消耗?

  怕是一一个来回都赶的上所赚的利润了,这如何能行?

  所以,黄金成为他们唯一的选择!

  ——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