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五章 笔锋如刀_重生之平行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拍手,几个或清纯或魅惑或端庄或风韵的女孩子鱼贯而入。在青州,身份足够,又会来这里玩乐的人,只有林震能让她抛头露面,安排人用心招待。

  因为林震的根基不在青州,而在关山。

  而蒲公英的根基也在关山,而不在青州!

  十一月,注定是多事之秋。

  青州这座千年古城,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浸刷,终于在权与势的碰撞中剧烈的颤抖,褪下了最后一层温情的面纱,将骨子里的凛冽和绝情毫无遮掩的暴露在世人面前。

  生,则青云直上;死,则永坠阎罗!

  拘押魏刚的第二天,青州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社论,从十七条依次解读市政府对青化厂实行政策性破产的必要性和前瞻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辩证说明此举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是有益于青州人民、有益于改革开放、有益于国企突围的正确决策。文章在最后提到,任何与历史规律背道而驰,罔顾市场经济的行为必将遭受失败,被历史和人民所背弃。

  这篇文章笔锋如刀,立意深刻,字字直指人心,可谓不易一字,沉博绝丽,立刻引起舆论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青州晚报、商报、市府各机关报以及青州人民广播电台、青州电视台都在显著位置、黄金时间集中展开了为青化厂破产一案声援的举动,几乎一天之内,就将影响扩散了青州每一个地方。

  舆论之可怕,由此可见一斑。

  一时间,青州街头巷尾,关于元大柱等人被迫害倾轧的传闻甚嚣尘上,不时有不明真相或别有用心的人聚众在调查组驻地酒店外走动,引起了调查组内部广泛的不安。

  “好文章,真是好文章!”

  温怀明从市委匆匆赶回家,进门就听到温谅拿着日报大放厥词,不由有点恼怒:“外面都乱成什么样子了,你到是好,还有闲心看文章。”

  温谅这才收了报纸,笑道:“别急,事情不都在按照我们预料的样子发展吗?只是没想到魏晨风胆大包天,竟然敢挟民意给市委施压……好吧,我承认,有点闹大了。”

  温怀明摇头苦笑道:“你呀……我看你出这主意就不靠谱,可许复延竟然还同意了,真是两个疯子!”

  “喂,背后说自己老板坏话可不是好习惯,要是哪天你当着许复延的面,突然来一句许疯子,你儿子我衙内的梦不是还没成就要灭了吗?”

  温怀明没空跟他磨牙,道:“下一步怎么办?”

  “当然按计划办,虽然魏晨风的反应比咱们预料的激烈一点,但这不重要,反正我们的目的到达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温怀明又提了几个问题,父子俩凑在一起密谋了半天,将对方尽可能的反应和应对过滤了一遍,如同古代沙盘推演般做了详尽的规划。这些其实是温怀明的长项,征询温谅的意见,不过是多加一道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这是最后一步棋了,填了它,就能杀掉周远庭一条大龙,将他逼入死地。

  温怀明赶着出门,刚转身,就听到温谅抑扬顿挫的声音:“好文章啊好文章,不过文章为政治服务,就失了风骨,可惜,真是可惜!”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