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九十三章 重炮轰城_盛世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没有哥萨克人的骁勇和无畏,没有俄军正规步兵的纪律和勇敢,只要一出现大量的伤亡他们往往转身就逃,但是这批人熟知萨拉托夫城内的街街道道,也能跟着大部队打顺风仗,给缺兵少将的米赫尔松不小的帮助。

  就是因为在城市内一片片街道小区的争夺战中受阻,中华军才更加凶猛的向着萨拉托夫城倾泻着炮弹。

  受梁纲的军事思想影响,也可能是因为中华帝国强大的国力支撑,中华军打仗尤其喜欢以火力压制敌人。那地毯式轰炸的苗头已经在炮兵部队中出现。只是现今炮击精确手段奇缺,炮弹落脚处差距颇大,所以实际效果还些不理想,还有待改进。

  “啪啪啪…………”枪声如炒豆子一样噼里啪啦的乱响。废墟和街道间,中俄两**队子弹瓢泼一样打向对方。

  “乌拉——”“乌拉——”

  “冲啊——”“冲啊——”

  市区间每一场激烈的交锋最后都会以白刃战而结束。不是中华军被迫后退,就是俄军被全歼或是落荒而逃。

  白亮亮的刺刀穿插在血肉间,鲜血淋淋的洒在土地上。

  阿斯特拉罕距离萨拉托夫有上千里地远,从南战区最南端抵达到最北端,单靠步兵行进至少也要半个月时间。而中华军变动和迷惑俄军的日期也才十天上下,可以预料得到,当米赫尔松发出的急报抵达阿斯特拉罕时,一些从萨拉托夫开下来的部队都会不抵达到预定地点。有可能急报的骑兵会在路上就碰到了这些部队。

  但即使这样,在俄军救兵抵达萨拉托夫城前,也至少有七天的时间第三师和第二十四师可以放心大胆的围攻萨拉托夫的。这一段时间内,中华军需要警觉的只是俄军骑兵而已。

  为中华军的一系列调动迷惑的俄军,步兵大量的南下增援阿斯特拉罕,骑兵则一定数量的迅速北上,以弥补步兵南下后留下的防线漏洞。他们会比阿斯特拉罕更早一步知道萨拉托夫的危险,肯定会像闻到了腥味的猫一样云集萨拉托夫的。

  俄军骑兵对面的敌人始终是成建制的中华军骑兵和大规模的哈萨克游牧骑兵,一直以来都处于比较被动地位。因为伏尔加河的全面冰冻,中哈联军骑兵可以随意的进出伏尔加河西岸。无尽的绞杀战严重的搅乱了俄军控制区内社会的安定和人心的平稳。

  俄国人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招数来对付中华军。从伏尔加河面上一样通过进入中华军的控制区,然后用手中的骑兵刀来摧毁、搅乱一切的运输线络。

  但是要清楚一点,伏尔加河的东岸原先也一样是属于俄国的土地。中华帝国在这么一片土地上完全没有任何利益,这一招数对付中华军的效果十分的微小。本来就是在异国他乡土地上作战,中华军对后勤补给线路的安全当然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