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 第五十九章_簪缨问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倒不如《金刚经》来的精巧,用的也不是藏经纸,而是寻常麻纸。似乎是把数张纸粘在一次,反复折叠,并成一册。书名则是《伤寒新论》。

  只是翻了几页,王汶便道:“这是姜太医所著遗作?”

  姜太医病死之事,他也早有耳闻,加之姜达被困洛阳,梁丰也有来信问询。对于这家祖孙,王汶多少也有些惋惜,没料到梁丰竟让用此法,把姜太医所写的医书也刻印成书,上面还标了不少句断痕迹,显然是不想错漏原文。

  草草翻过一遍,王汶掩卷长叹,对阶下信使道:“这样的书册,做来怕是花销不菲?你家郎君有心了。白露,领他下去,待我写了书信,一并送回梁府吧。”

  除了书信,还要带些良药珍玩,子熙如此耗费心力,是该一谢。

  于此同时,拿到新书的,还有一人。

  禅房之中,老僧缓缓翻动面前两册一般无二的《金刚经》,久久不语。一旁侍立的念法早就看出了这书的端倪,不由道:“师父,这经书似乎是用印章之法印出来的。梁子熙何苦如此费时费力?”

  “费时费力?”老僧用手指轻轻拂过书上佛像,开口问道,“如今寺中抄写一本经卷,能收多少布施?”

  “像《金刚经》这样一卷,要有米五斛,钱两万吧?”念法答道。抄经也是寺里一项重大收益。不少虔诚妇人,会向僧人求经,已求经内愿力。这样的经书,自然也不便宜。

  “若是佛子印出精美佛经,你会再到寺中求经吗?”老僧淡淡问道。

  念法反应极快,悚然一惊:“他想卖佛经?!”

  “这样一本经书,若是只要二、三十石米粮,定会有人趋之若鹜。”

  如今已经秋收,粮食一石不到八百文,二十石也不过两万钱。比起僧人誊抄的简陋经书,这种处处精美,又出自佛子之手的印制经书,恐怕更受欢迎。

  念法脱口而出:“这怎么能行!”

  然而话一出口,他又闭上了嘴巴。这当然能行!《金刚经》本就出自梁丰之手,人家若是拿来贩售,恐怕任谁都不能横加指责。这是功德,亦是果报,只能由梁丰独自享用。可是他若要刻印其他佛典呢?长此以往,寺中岂不是是要大受损失?!

  “寺里也要弄些匠人,刻印经书!”念法立刻道。

  能够打败刻印速度的,唯有刻印本身。只要寺里有了匠人,精心制作刻本,何愁斗不过梁子熙的心思?!

  老和尚却摇了摇头:“他行,你不行。”

  念法并不是愚笨之人,瞬时明白了师父话里的意思。梁丰有佛子的光环在身,不论印制什么,都不会让人觉得心有不诚。相反,买到他府上的东西,只会让那些虔诚信众自以为得到了佛祖庇佑。君不见晋阳藏经纸,都万金难求了吗?

  而寺中则不同。人家要的就是僧人手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