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曹禺日出【简析曹禺《日出》中的象征】_守不住的秘密_守住秘密真的好难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提高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三、曹禺象征手法在《日出》中的具体运用

  曹禺剧作的象征是自成系列的。首先“日出”既是光明的象征,也是同春天的生机勃勃联系起来的无限生命力的象征。因此,“日出”不但是一个自然的背景,而且是诗意主题结晶起来的诗意的象征形象。他让那些背弃阳光的人们在暗夜里活动,他让那些喜欢阳光的人流露出对阳光的温暖诗情,他让那些追求光明的人迎着阳光走去,而让那些生活在地狱里的人渴望着阳光。当作家把“日出”同工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这种象征性便给人一种现实感,它是一种可以追求到的光明,并非空漠的幻想。的确,在那黎明前的黑暗年代,他用光明的日出点燃人们的希望和追求。

  其次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其各自的象征意义。如金八的形象是作家追索造成种种罪恶的根源和探索悲剧必然性的艺术体现。就其金融买办的地位来看,他很像《子夜>里的赵伯韬,但较之更带有封建帮派头目的特征,连潘月亭,这个响当当的人物也要让他三分,说,“金八这个家伙背景复杂,不大讲面子”。他的性格残忍冷酷。手腕毒辣,流氓成性。他的魔爪伸向社会各个角落,直接或间接地操纵着整个社会,并促成潘月亭的破产,黄省三的失业,陈白露的自杀,小东西的惨死。作者以其象征性概括着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那是以蒋介石为代表,四大家族统治和垄断着金融界,操纵若亿万人民命运的时代。因此,作者写金八,实际上把攻击的笔锋直接指向了反动统治阶级,彻底否定了金八及其代表的社会制度。

  陈白露,她的名字就是有象征的,她是黑夜里一颗晶莹的露水,弥漫的夜气给它蒙上一层污垢,但它的内心是纯洁的、透明的,它盼望日出,向往在阳光照耀下一展清亮的光辉,可没等上太阳出来,就倏而消失了。对于她的形象研究的已经很多了,就不累赘了。

  方达生是一群行尸走肉中有人气的人,他有较明确的憧憬。虽然他先前是那么愚憨和笨拙,但后来他的视野广大了,他不只要救一个陈白露.他要改善整个社会。曹禺似乎是想把一个新的生命交付给他的,别人都在黑暗中死的死,散的散,唯有他在这时候,拣取一条最合适的路去走,他是进步青年的象征。

  张乔治的恶梦“Terrible!Terrible!啊,我梦见这一楼满是鬼,……一个个啃着活人的脑袋,活人的胳膊,……忽然哄地一声,大楼塌了……”正是这个社会的象征,这个梦魇一般可怖的社会终有一天要彻底毁灭。多么形象啊!

  另外《日出》里的象征是人类的,自然的,而且,在极多场所,是至为诗意的,如那凄凉寒人肌骨的“硬面饽饽”,那个没完没了的“数来宝”,甚而那片卖报声,由这些声音里,我们看到的是饥饿的大众,这里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地道中国的,然而没有人曾经拾起来,这样适当有力地运用过。

  《日出》可以说是三十年代中国都市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这部作品中,饱含着曹禺对一个光明的社会的极度渴望。它以惊人的现实描绘表明了一个伟大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征兆。“太阳升起来,黑暗留在后面。”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