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董卓西迁_高武三国之虎踞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卓怒气,但意思还是那个意思:“杨司徒之言是也。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董卓迁都之心已定,哪会关心他们的意见,这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

  荀爽那日将部分族人迁入荆州,自己却是留在了颍川,董卓借皇帝旨意,来请他到朝廷任官,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答应了下来。

  “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董卓本来就不痛快,百官如此横加阻拦,哪能不怒。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洛阳还在董卓手中,朝堂之上百官阻止不了董卓,朝堂之下就更不可能了,董卓派人将百官看押,又听李儒的建议将洛阳的大户全部抄家,得钱财银两无数。

  只是在要挖掘皇陵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董卓听到后大怒不已,自己的银子被偷了,哪还忍得住,可是时间不等人,也只能以后再查了。

  不过一日,二十万兵马便裹挟着皇宫妃嫔,文武百官,百官家眷,百姓也被逼迫随行,拉栽金银财物的大车就有好几十辆。

  “岳父大人,我们这么一走,联军恐怕不会答应,还请岳父大人借我一物,阻一阻诸侯联军,而且洛阳繁华,就给他们极易资敌,不如一把火烧了。”

  “是什么?”

  “传国玉玺。”

  毒士之谋着实令人胆寒,烧了洛阳城董卓是没有意见的,他都要走了,这里还留着干什么,可是传国玉玺可是不同,董卓着实有些舍不得。

  “非传国玉玺不可?”

  “非传国玉玺不可。”

  “好,咱家应了。”

  说完拿出传国玉玺,丢给李儒,率先上了车,说起来有些讽刺,一国玉玺竟然被一个反贼拿着。

  李儒拿着玉玺领了人直接去办事,他先是安排了一个小太监将玉玺扔到了皇宫中的一处井里,又交代小太监等联军来了,将玉玺的所在告诉孙坚。

  后面李儒又安排人在洛阳四处撒上易燃之物,临走之前,李儒望了一眼,火光冲天的洛阳,猫眼阴冷,没有一丝波澜。

  可怜洛阳十二帝都城,就这样被付之一炬了。

  洛阳至长安之间有两处关隘,分别是位于洛阳以东的函谷关和长安以南的武关,此二关于长安来说,就和虎牢关对于洛阳一样,函谷关那里,乃是董卓的退路,一直由董卓的女婿樊稠派人镇守,兵多将广,万无一失。

  但是长安以南的武关就不一样了,孙坚早知董卓会退守长安,岂会不做防备。

  黄忠突破以后,孙坚便让他马不停蹄的率领十万兵卒强占了武关,孙坚以后想要进攻中原拿下长安,武关是必过的一道坎,此时不先拿下,更待何时。

  武关本来董卓是交由西凉宿将徐荣来守的,可是董卓攻打虎牢关的时候,将徐荣调了回去,这个时候守卫武关的不过董卓手下的一员罗姓偏将,兵不过三万,有心算无心,黄忠带兵趁夜突袭,一战而下。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