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章 撤退_苏联194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面发现大量敌人,有几十辆坦克……”

  还没报告完声音就被炮声打断,声音接着变成断断续续杂乱不清。

  “他们上来了!”米哈依尔维奇说。

  指挥部里的几个人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实施下一步计划。

  德军实施了十分钟的炮火准备……这更多的只是为了造势,德军也知道敌人大多躲在地下室里炮火准备没什么用,他们只是想用这些炮弹为德军士兵壮些胆,让他们知道敌人的阵地已经被炸成一堆废墟没什么人。

  接着,德军就发起了全面进攻。

  几十辆坦克确切的说是突击炮在士兵的掩护下从东面进攻,西面也有十几辆坦克带着大批的步兵往前推进。

  坦克这玩意对德军的进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仅是因为德军习惯于在坦克的掩护下进攻……这是“闪电战”的锅,德军无论装甲部队还是步兵或摩步师,都有经过步坦训练,在没有坦克的情况下他们几乎就不知道该怎么战斗了。

  另一方面,则是德军手里缺乏直射火炮。

  就像之前说的,此时德军铁拳还没装备,所以对付隐藏在建筑中的敌人狙击手,用坦克炮轰炸是最佳选择。

  于是,尽管坦克在废墟中很难机动,但德军还是带上了它们。

  这也正是舒尔卡希望的,因为这也就意味着马马耶夫岗的德军主力被调到医院投入战斗了。

  又等了几分钟,在德军已与苏军接战后,舒尔卡就朝米哈依尔维奇点了点头。

  米哈依尔维奇当即拿起电话下令:“全体都有,撤至下水道!重复,撤至下水道!”

  与此同时,早就做好准备的十余名通讯员也在阿基莫维奇的命令下从指挥部出发向各个方向跑去。

  缺乏通讯设备就是这点不好,由于电话线很容易被炸断,所以命令很难及时、全面、准确的传达下去,尤其是在夜里……白天还可以用信号旗,晚上就只能靠通讯员了。

  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通讯延迟的问题。

  比如电话线完好的部队先接到命令马上就进入撤退程序,而电话线被炸断的部队直到通讯员赶到时才接到命令,但这时可能已经太迟陷入敌人的包围。

  苏军当然有应付这种局面的办法,那就是全体延迟十分钟同时进入撤退程序。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第82步兵团的士兵们从各个方向经由三个入口撤至了下水道。

  接着,米哈依尔维奇又向集团军指挥部请求炮火掩护。

  “坐标医院和学校!”米哈依尔维奇在电话里说:“请求十分钟炮火掩护!”

  “医院和学校?”戈利科夫有些疑惑:“那是你们的位置!”

  “是的,将军!”米哈依尔维奇回答:“敌人进攻很猛,我们已经躲进地下室了,请求炮火掩护!”

  一听这话戈利科夫不由恍然大悟,马上指挥炮兵对医院和学校实施炮火覆盖。

  不过当然,事实不是米哈依尔维奇说的那样……这通炮火掩护是希望德军迟一些发现医院和学校已空无一人的真相。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