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5、亚山半岛改造_旧日驭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海地区和流岚地区的避难所,也几乎被远征军彻底搬空。

  就算如此,两大远征军还在两大地区留下了几支军团,驻扎在原有的防区中。

  目的便是为了防止一些隐匿地过深的避难所,被远征军遗漏。

  之后能够更快地将遗漏的避难所,转移去亚山半岛。

  两大地区,尽管经过了巢灾的摧残,可幸存下来的人类,依然过亿。

  两大地区,最终成功迁徙到亚山半岛的幸存者总数量,更是突破了三亿。

  这对如今的亚山半岛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有了这超过三亿的外来人口补充。

  在之前禁忌教会联合巢灾的袭击中,损失的人口不仅得到了弥补,而且还多出了很多。

  随着大量的禁忌教会被驱逐,灾巢被拔除,一时之间也无力反攻亚山半岛。

  在这种背景下。

  亚山半岛的也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期。

  在苏桓的一力推动下。

  亚山半岛,也开始了进一步改造。

  首先,便是再次加深对目前亚山半岛的近百个城市的要塞化、堡垒化改造。

  有着秘安会的存在,加深禁忌教会力量已经被最大程度的削弱。

  昔日的渗透,短时间内很难再发生在亚山半岛的各大城市中。

  因此,对外的防御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驱逐了禁忌教会的亚山半岛,肯定已经沦为了禁忌的眼中钉。

  禁忌教会和巢灾大军,迟早会卷土重来。

  介时,这些城市能否防御住卷土而来的巢灾和禁忌教徒的攻击,就是重中之重了。

  也是基于此,苏桓命令,再次加固各个城市的防御体系。

  再原有的百座城市外,修建起一座座钢铁堡垒,钢铁要塞。

  并将这些堡垒、要塞按照特定秩序排列,将城市的核心区域包裹在正中心。

  这种修建方式,正是按照人类最后的要塞,黄昏要塞的模式来修建的。

  黄昏要塞就是凭借着周围的海量堡垒、要塞,抵挡住了禁忌大军的攻势,一直将战争拖到了万年以后的人类文明终结之年。

  尽管因此而牺牲了大量要塞和堡垒,可这只牺牲,无疑是有价值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并且,历史证明,这种模式的防御体系,无疑是最能抵御禁忌的。

  苏桓,已经在发动整个亚山半岛的人力物力,为未来和禁忌们的持久战做准备。

  尽管亚山半岛的绝大多数高层,此时都无法理解苏桓此时的举动。

  毕竟,人们都是渴望和平和发展的。

  此时的亚山半岛局势一片大好。

  已经和翡翠大地区中央地区的五大国度无疑。

  这种情况,应该全力发展才对。

  可苏桓却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耗费在大兴土木,修建钢铁防御要塞、堡垒上。

  而且,这些防御要塞、堡垒的结构还和之前,人们通俗意义上的要塞、堡垒不同。

  不是那种能够容纳大量人口居住的要塞城系行政单位的要塞和堡垒。

  而是真正字面意义上的要塞和堡垒。

  完全用来屯军的要塞、堡垒。

  每个堡垒,恐怕也只能驻扎数千近万人的部队,小一点的恐怕驻扎千人部队就是极限了。

  而要塞,恐怕也就能驻扎数万人,顶多十万人两个军团的军队。

  这些堡垒和要塞,几乎密密麻麻,遍布亚山半岛所有人类城市周围。

  当巢灾来袭时,这些要塞和堡垒即时最先遭受冲击的抵御力量,也是拱卫城市的第一道防线。

  比起城墙,这些防御体系无疑更加出色。

  可这些要塞和堡垒的修建耗费的资源过多。

  多到已经影响整个亚山半岛驭师界发展的程度。

  自然难免引来微词。

  不过,苏桓却是一意孤行。

  堡垒要塞的修建,也就因此持续了下去。

  最终,就连一座千万人口的小城市,都有数座军事要塞,数十座军事堡垒包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