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两个熟人_大景巡夜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是铃铛后,系着一根细绳,屋中人扯动,铃儿应声而响。

  竹编的帘子轻轻晃动,从后传来口音绵软的唤声:“船家,买块豆腐。”

  水宛口音与江南其他地方不同,更加软绵绵的,听着让人耳朵酥。

  随着珠帘后的喊声,一艘乌篷船停靠过去。

  赵鲤搭着的轿子继续前行,只看见那买豆腐的女子并不露面。

  藏在竹帘后,细声细气要了一块豆腐。

  接着竹帘底下伸出一只粗陶盘子,里面装着两文钱。

  赵鲤收回视线。

  买豆腐那户人家,显见只是水宛最平常的百姓,从挂着的竹帘看,家境一般甚至算是差的。

  但家中女子买块豆腐,竟然也需要隔帘相见。

  此处风气之保守,由此可见一斑。

  轿子又经过一处,传来悠扬念书声。

  稚嫩的孩童,在别的地方念的是千字文,是三字经。

  可这里的孩童,却是在念论语。

  赵鲤远远看了一眼这传出朗朗读书声的书院。

  便见书院门前立着两个清瘦的文士,神情又酸又腐。

  衣裳上两个补丁,立在门前,看着靖宁卫出行队伍的眼神,非常不善。

  双拳紧握,牙关咬紧。

  不知道的倒以为他们是同靖宁卫又什么破家之仇。

  赵鲤微微挑眉,看向沈晏。

  这不抓起来关怀两天?

  沈晏却只是轻笑:“水宛读书人都好名。”

  冲撞队伍这种会害全家掉脑袋的事情,是不会做的。

  但站在一旁做作的摆出怒容却可以。

  靖宁卫不计较,这模样摆叫旁人看见博得清名。

  靖宁卫计较了,他们也能得一个不畏强御为家为国。

  这是大景文人心照不宣搏上位的手段。

  就像盛京中的某些清流官吏,平常屁事不干,就是与皇帝顶牛。

  巴不得惹毛了皇帝老子,血溅金銮殿。

  图的,归根究底还是名利。

  沈晏给赵鲤递了一块点心,道:“不过是些臭虫,不必搭理。”

  “此处点心不错,你尝尝。”

  赵鲤托着点心,咬了一口,看向轿帘外那怒目的中年人,却总觉得不舒服。

  压在头上的礼教,如同一座大山。

  这座大山之下,是无数人被压迫的血泪。

  如水宛当前的状况,还不知会生出多少麻烦事。

  赵鲤打开心眼,仔细观察水宛,嘴里咀嚼的动作就是一顿。

  难怪,田齐等人一直要他们过来。

  水本就纳阴,这水道四通八达的水宛,竟是乌烟瘴气。

  四处都是诡事痕迹。

  赵鲤心中一沉,再也没了吃点心的闲情。

  官轿一路行至一处院落。

  在清崖可居住在馆驿,但水宛这样庙小妖风大的地方,还是住在自己地盘更加妥当。

  这院落原属一个坏了事的官吏。

  院子占地极广,多处逾制。

  内里布置极为奢华,作为此次在水宛的落脚地。

  这处园林堪称集江南景观艺术之大成。

  布局考究、景观隽秀。

  水池石塔亭阁,无一不雅致,无一不奢侈。

  听闻沈晏说,路过的一块山石价值千金。

  赵鲤猛地被红枣水呛了一下。

  再回首,看见满院的石头,感觉看黄金一般。

  她咳嗽了两声,刚下轿去,迎面走来一个人。

  “哎哟,阿鲤啊,听说你受伤了,瞧瞧这小脸煞白。”

  赵鲤被来人娴熟又热络的语气,喊得一蒙。

  抬眼看去,却是两个老熟人。

  “来,过来,黄爷爷瞧瞧。”

  另一人则道:“阿鲤别担心,我给你炼了药,保证连喝三天让你小脸红润。”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