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3章 与自命不凡的作家扳“手劲”_起底观心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差不多,测字是象形会意。古代的写法是日字,日月为易。”

  花倾城在一边说:“许老师的文笔相当厉害。写起来很快。”

  我毫不留情地回复道:“文笔不是主要的,写这样的小说,起码要坐十年冷板凳。把历史完全搞清楚了才能下笔。

  当年明月可是读了十年明史。正史、野史、笔记小说,地方志,他还绕着东北走了一圈,实地考察。烂熟于心才下笔有神。”

  史厅爱好文学,也同意我的观点,便说:

  “许老师,山红先生讲的有道理。这不是比文笔。如果完全是戏说,那是另外一回事,要像当年明月那样写,真的要先花十年功夫读书啊。

  我看过他的一篇创作体会,连一个很小的细节,他都要考证好几本书。

  既然想写一本他那样的书就要下功夫,按你说的,两年写出来,不行啊。”

  许作家冷笑道:“大体上是那么回事就行。”

  我说:“那不行,要么就是戏说,要么就像当年明月那样写。因为他树了一个标杆在那儿,不说超过,至少要达到他那个水平,读者才买账。”

  史厅说:“对,他写的细小的事情都有来处。”

  许作家不以为然。

  我说:“如果坚持要写成《明朝那些事儿》一样。细节就非常重要。有一个曾经很有名的女学者,以解读《论语》而名动天下,结果,她的人设就垮在一个细节上。”

  大家来了兴趣,因为在座的都知道我指的谁。一齐问:“她垮在哪个细节上?”

  (凌晨再更一章)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