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3章 挥手之间,他消失得无影无踪_起底观心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佛向道。因此相见。

  我听完,扼腕长叹:“原来释延英雄,还有这么一段传奇,那么,他既然学道,为何还用释然名号?”

  “其实他已改称为赤风南阳道人。只是旧友故交,不知他弃佛改道者,仍称他为释延峰。”

  我说:“这么说来,释延峰应该姓邓,邓姓又称南阳。”

  董先生说:“说得不错。至于弘一大师与你的情况。都是南阳道人跟我详细介绍过,唯南阳道人在说及你呢,犹为喜爱。说你慧根至深,江西一见,果然如此。”

  “江西那次,我们第一次相见,你怎么知道是我?”

  董先生哈哈大笑:“南阳道人说过你的特征。左耳垂上有一痣。右耳廊有一痣,有此双痣者,十万人中难有一人。

  加之你测‘见’字,我便判定,此为同道中人,既然两耳有痣,年纪相符,面目相合,当下便认定是你。”

  “既然先生认出,当时何不相认?”

  董先生道:“时机未到,我原拟四年之后与你相见,只是别后不久,感觉身体每况愈下,我今年七十一,怕平生所学失传。

  天下之大,有慧根者极少。江西见你,觉得我找到了传人,愿将平生所学,传度于你。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喊自己去。故定下心来,与你相见。”

  我当即伏地一拜:“为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仪式就免了,真心向道,唯救天下人心,请起。”董先生弯腰扶起我。

  董先生说:“我平生所学、所悟,全记在一本笔记本上,这本笔记本,我当赠予你。道学之精微,非一人能弄懂。你方年轻,可承衣钵。慢慢研读,自有体会。”

  说罢,他从箱子里取出一本笔记本交给我。

  我伏地再拜。

  他说:“情深不寿,愿你多克制情感,我与你吃过中饭,即行告别去西双版纳,你不要问我以后去哪里,也不必惦念我。

  真正懂道者,是为天下大道而生,爱身边人,解身边困,助有缘人。过往一切,皆是云烟。”

  我有些激动:“那怎么能行?师父授我以渔,我当知你所止,明你信息,时常感念,方称弟子。”

  他摇摇头:“道之所传,一代一代,绝不可以情感论。你若感谢我,请我中午一顿饭,了你心愿。我不求任何感谢,只望道术能传千秋万代。

  你他日年长力衰之时,也需学我,寻一可传道之人,将中华文化之道教薪火,火尽薪传,绵绵迭迭,生生不已。”

  我认真地点了点头。

  董先生说:“话不多说,走,我也收拾行囊,吃过饭就分手。”

  我三步并两步,拿着房卡下了四楼,为他结过帐,问过前台,哪里有好一点的饭店。她告诉我出门右拐,有一“中盟大道饭店”,卫生干净,口味甚好。

  我陪着董先生出了门,到饭店用过午餐。他说还需往西双版纳,我送他去车站。

  他说:“你不必多送。我自已在这儿等待就行。”

  我再想说话,发车时候已到。他随了人流入站。

  我站在那儿,向他挥手。

  他头也不回地走了。挥手之间,他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山高路远,此去,他除了西双版纳,下一站又是何方?他不说,我不得而知。

  我与董先生的相逢,就像一场梦。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仿佛刚入梦,一切就醒了。我呆呆地站在原地,像在梦中,又好像在梦外,在尘世。

  车子不断进出,我不知他在哪一辆出站的车上。

  他也没有再探出头来,向我告别。

  我站了一阵,离开了出站口。向着海关走去。

  是啊,人生就是如此,真的感情,就是千言万语说不出来。在眼前,在心底,在挥手之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