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你说谁是莽夫啊?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保证不泄密呢?”

  常升一脸安啦的摊摊手:“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有心打听,哪有买不到的情报。”

  “越想保密的久,往往就要付出越高的代价。”

  “咱们只需要保证机密在需要的时效内保密即可。”

  “就比如巩昌府灭门案。”

  “只要查出真凶,这奏书的价值便只剩在刑部案牍库中吃灰。”

  “这样,保密起来就容易多了。”

  “况且,姐夫没看出来这种模式的好处吗?”

  朱标愣了愣,随即恍然到:“你的意思是,时时抽调一些基层官吏,培养官员?”

  常升哭笑不得反问:“虽然是个办法。”

  “但这能培养几个官员?”

  “真想培养几个独挡一面的,哪个不得在这呆上个一年半载。”

  “能顶的上六部五寺的缺?”

  “真要补缺,还得如科举一般,让补上来的基层官员自发学习,大浪淘沙才是。”

  “好比科举的教材是四书五经。”

  “这些奏章,不就是基层官员的“经史子集”吗?”

  “而让姐夫专门挑出来,交由内侍誊抄的奏书,姐夫不觉得,很适合充当太孙搭配经史子集讲学的实例吗?”

  在后世,因为信息大爆炸。

  很多政府文件都在网络上公示。

  机密的红头文件,基本也不会落到档案室保管。

  所以档案室几乎成了得罪了上司的愣头青,以及斗争失利,被“流放”之人养老的地方。

  可放在明代。

  全国政务向朝廷集中。

  所有的政治动向,施政方略,乃至于皇帝的性格偏好都能从朝廷的奏章中窥探一二。

  说案牍室是新晋官员快速融入官场的必刷之地也不为过。

  只是,此前从未有谁这么在意过它就是了。

  霎时间,朱标的脸上浮现了一抹血红,他忍不住激动的拍着常升的肩膀到:“你知道你这一说,给朝廷解决了多少的麻烦吗?”

  “这一功,姐夫给你记下了。”

  “孤这就让六部将各自案牍库中的奏书全部集中整理出来,独设案牍司,供百官览阅。”

  “此后,无论勋贵之后、国子监生、科考举子入朝为官,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案牍司,整理半年校阅奏书,然后才能分派六部。”

  说罢,他就要去拟旨。

  常升连忙把朱标按住。

  “姐夫你先等等。”

  “这事不能急啊!”

  “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人表面恭顺,内里哪个不是自诩可比刘伯温,想要拿捏他们,就算再缺人,也别光学叔伯的快刀斩乱麻,那是莽夫所为。”

  “你多学学婶婶的润物细无声啊。”

  朱标这才停下来,刚想说话,瞄见常升身后,顿时怜悯的看了常升一眼,随后撇开常升按着他肩膀的手,对他身后拱手道:“儿臣见过父皇!”

  “臣等参见陛下!”

  当朱标行礼的一瞬,常升顿时亚麻呆住,而听到六部和翰林院学士齐声行礼时,常升的眼角已经整个抽搐起来。

  麻蛋。

  要是在私底下或者装作没看见也就罢了。

  当着这些六部小官的面,常升要是再没大没小,冒犯了老朱的皇威,换他是皇帝,他也得痛揍自己一顿。

  就在他心念急转之迹,一只粗糙有力的手掌拍在了他的尖头。

  背后还传来一个“核善”浑厚的声音。

  “好侄儿,你方才说,谁是莽夫啊?”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