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我与逆贼不共戴天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朱标习以为常的拣起茹太素的奏章,重新审阅。

  常升也不禁替他感慨。

  他每天替老朱处理这么多事情也就算了,要碰上的都是这种奏章,不短命才怪呢。

  思忖片刻,常升出言到:“姐夫,奏书都先放下吧。”

  “我有个主意能让你轻快些。”

  “哦,快说。”

  朱标顿时来了兴趣,主要不是图他自己省事,而是想让老朱将来处理奏书能轻快一些。

  “磨刀不误砍柴工,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我今儿起的晚,您不得差人到御膳房,找我家厨子做点早膳送来。”

  看常升揉了揉空空的肚子。

  朱标哭笑不得,当即派个内侍通传去了。

  常升也不卖关子:“您再给六部传个信,让他们给我派些人手。”

  没等常升说完,朱标就否决了这个提议。

  “如今朝廷运转本就困难,六部五寺空虚,再抽调人手,只怕得不偿失。”

  常升哑然一笑,解释道:“姐夫你倒是听我说完啊,我又不要他们的主官。”

  “吏部抽调两个熟悉官员,司职的刀笔吏。”

  “户部找两个精于术算,熟悉物价的熟手。”

  “工部找个有技术,懂建造的专员。”

  “刑部找个熟律法,懂刑狱的。”

  “兵部找一个掌兵库,军械的。”

  “礼部找四个校书郎。”

  “再从翰林院抽调两个新进学士。”

  “最后,还要找些识字的内侍,负责誊抄一些奏书和预案。”

  官虽然都不大,但这挑人的阵仗可不小。

  朱标也有些好奇常升的能耐,索性都依了他。

  很快,就在常升小憩片刻,吃上了早膳之后,六部的人手也都战战兢兢的被一名内侍领入了书房。

  随行的,还有一名身着绯袍,绣锦鸡,怀中还抱着一大堆奏书的官员。

  扫了一眼书房内被召来的一众六部官员和面生的常升,他自顾自的向朱标行礼到:“臣范敏,参见太子殿下。”

  虽然洪武一朝,官员任免调职的频率相当之高。

  但作为一个放牛郎出身,被朱元璋看中,十八岁(洪武八年)即中秀才,擢户部郎中,洪武十三年就试(临时)吏部尚书,然后升任户部尚书。

  范敏这人生经历,简直如同开挂。

  但在史书中,他的声名却不显。

  因为他这个户部尚书的任期内,就主持编造了明初的黄册后,隔年就因为能力不足被罢了。

  “起来吧,户部有何事需要呈报?”

  范敏托着手中的奏书道:“臣蒙圣恩,擢为户部尚书,但接手日短,户部人手不足,到今日才算全面清查完毕,今日是来向殿下当面汇报户部情况的。”

  “呈上来吧。”

  虽然手头的工作已经不少,但户部主管大明财政,朱标是必须要了然于心的。

  “且慢。”

  听到是来汇报户部情况的,常升出言打断。

  随后就令一旁的内侍搬了两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