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2章 处处是破绽,处处是陷阱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一个脱离了政务束缚,外无战患,内无隐忧的皇帝能干出什么事来?

  若是常升来答。

  他大概会拿同时明朝皇帝的嘉靖作比举例。

  可换做这群江南富贾。

  他们在史书中唯一能找到相对应的范例,大概就是隋朝的杨广。

  虽说拿杨广和老朱比,多少对老朱有点不尊重。

  可要论敢想敢干,能折腾。

  杨广的胆魄和执拗与老朱绝对有的一拼。

  可让这帮江南巨贾坐立不安的是,论眼界,老朱远盛杨广,论权谋,老朱在历朝历代中那都是数得着的。

  唯一欠缺点的,就是文化底蕴。

  但就从这封圣旨的内容而言,如今的洪武皇帝和当初起义的朱重八,俨然已是天壤之别。

  最为要命的是。

  这个如今无事一身轻,暂居幕后的洪武皇帝,还是个起于微末,嫉恶如仇(仇富)的主。

  甚至于他放权的这位。

  从其监国以来的表现看,也是个治政能力点满,富谋略,揣人心,还善敛财的主,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父子俩还配合的亲密无间。

  一个开国皇帝,要真心想盘算点什么富民强国,如田亩清丈之类的方略,以他们的人脉,财力,尚且还要苦思冥想对策,最终合纵联横,裹挟民意,尚且才能牵制其中那位坐龙椅的一二分精力,最终才能借力打力,徐徐图之,求个不了了之。

  要再来一个有钱,有权,还有闲的开国皇帝专门对付他们。

  他们还挣扎什么呀。

  投了吧。

  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面对着这群摇摆不定,甚至打心底不愿出头的盟友,陆老也一改曾经“以德服人”的做派。

  直接摊了牌。

  不管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要和洪武皇帝对上。

  就算螳臂挡车,就算蚍蜉撼树。

  只要他们舍不得身家性命,不愿将各自几代人积累的财富拱手让与朝廷,那就只能和他站到一条船上。

  绝无二路。

  “陆老,我等当真再无他路了?”

  拐杖杵地的声音再次响了响。

  望着这几张向他投来考量目光的“盟友”,陆老轻笑两声,似调侃,又似讥讽道:“沈仲荣(万三)的下场还历历在目。“

  “当然,若是诸位别有一番志趣,留恋塞外美景,海上风光的,倒也不是不能独善其身。”

  塞外美景?

  海上风光?

  那不就是出塞,出海。

  哪怕是身死族灭的危难,不到最后一刻,在场之人都不会将它列入选择。

  倒不是什么故土难离。

  也暂且抛却所谓的习惯。

  但是一个家族几代甚至几十代摸透的规则,积累的知识,人脉,信誉,便利,都是万金不换的底蕴。

  一旦离开故土。

  这些底蕴通通将化作虚无。

  兴许就再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可能。

  对古人而言,这绝对是比死了更为可怖的事。

  看着烛火下那一双双渐渐坚定的眼神。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