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章 位极人臣李善长_大明:我的姐夫叫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少,如今李善长告老将养,李祺倒是能每隔两三日便回到国公府来陪他爹说说话了。

  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想罢。

  李褀又稍稍加了些力,认认真真的服侍着。

  感受着自家儿子捶肩力道的三次变化。

  都说知子莫若父,李善长哪里体会不到自家儿子内心的不平?

  从他攥紧手中拐杖。

  老年斑遍布的手背都隐隐发白的迹象就能看出。

  他此刻的心情也不平静。

  只是有些事。

  他根本不能跟自家儿子说。

  回想昨夜,有人来势汹汹,手持金令入府,带老朱口谕密招他入宫。

  那一刻。

  他李善长还以为自己的性命已走到了尽头呢。

  哪知他见了老朱。

  却看到了老朱满脸堆笑,献宝似的,将一个臣属的资料密密麻麻的罗列在他眼前,铺满了老朱御书房的案桌。

  常升:开平王次子,洪武二年随………洪武十一年………水塔水车……

  当看见这一份他不知道尚有删减的资料时。

  老李的心情是两极的。

  一面是震惊于应天府中居然还藏着这样一位年轻俊杰,他还以为沙场校阅上的表现就是他的极致,哪曾想奏本评级,“小内阁”,报社,走私案,试科举,乃至于应试举子轮转培养筛选制度都是常升一手操办的。

  还给宫里赚了海量钱银。

  只是将功劳几乎都隐而不发。

  或都挂到了太子名下。

  简直就是妖孽。

  另一面,则是震惊于老朱手中潜藏的这支用来监视臣属的力量。

  他能将常升每日的一言一行都记录在案。

  焉知其他臣子身边没有这样的探子呢?

  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

  乃至于他曾经的学生胡惟庸善权谋反的真相,到底是胡惟庸被权力蒙蔽了心智,还是被人有心推着,无从选择的走上这条绝路……

  想到此处。

  老李就不禁冷汗直流,

  脑袋飞速运转,回想着自己有没有在过往的哪一年,哪一日,哪一处独处时,说过什么不合时宜的话。

  只是还未等他从这中无言的恐怖中回神。

  老朱就一脸“和善”笑容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善长放心,咱这点人手,就是专门用来监察一些不安分的人。”

  “对于自家兄弟。”

  “咱是从来不会用这么下作的手段的。”

  李善长挤出一个勉强能称之为笑容的脸来,拱手贺喜道:“陛下哪的话,臣只是有感,陛下又寻找一位当世的年轻俊杰,就如陛下与老臣一般。”

  “即便臣与陛下年迈之后。”

  “也不必心忧太子殿下没有可以倚重的肱骨了。”

  老朱一脸是我说错话的歉意,随机便于重心长的拉着他坐下,和他谈心。

  话里话外,就是希望李善长能够重新支楞起来。

  在他老朱外出避暑的这段时间,替他盯一盯朝堂,还给拿了一份备好的圣旨。

  准许李善长临机应变。

  若是朝堂无恙,太子与常升不来请。

  就希望他能作为朝堂之外的变数,给太子和常升找些麻烦,帮助他们历练一二。

  若是太子和常升来请。

  就说明二者能力还有缺,需要他酌情代理一段时间的朝政。

  直到他老朱避暑归来为止。

  其中尺度。

  由老李自行拿捏。

  总之,就是要让太子和常升长个教训,领教领教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看着老朱对常升那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模样。

  那一刻。

  李善长当真想告老还乡了。

  可是面对着好言好语请求的老朱,李善长知道,只要他拒绝了,说不定就成了明日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韩国公猝死家中》。

  所以,他只能答应。

  被折磨了一夜没睡的他,直到今朝才稍稍安睡。

  起来后心绪杂乱的他。

  这才找了书本排解郁闷。

  看了一眼自己孝顺的儿子,李善长轻声一叹。

  随即就把儿子赶走,让他回公主府上照顾他孙子去。

  望着自家儿子离去的背影。

  老李浑浊的眼中稍霁。

  不管他在朝堂上如何折腾。

  成也好,败也罢。

  他儿子娶了公主,以他这么多年相处对老朱的了解,无论如何,他儿子都能保下一条命,延续家族的香火。

  这就足够了。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