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9 一条龙,芯片从头做到尾!_我真不是科技巨星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喝着鸡汤:“你觉得叫什么比较好?”

  孙振南建议道:“不如叫中精国际,也或者叫华芯国际。”

  “不行。”关芯研果断否决了。

  国内许多老板给公司改名字的时候,都喜欢加一个中或者华字,姑且不论这是不是等同于爱国。

  但这样的名字,已经过时了。

  就像是老一辈的人给孩子改名字,叫什么建国,国华,建华之类的,一个学校同名的人一大堆。

  现代的父母,还有几个会给自己孩子改这样的名字?

  陈耀起名字向来有一个原则,简单、易记,有内涵。

  “名字我已经想好了。”

  陈耀拿起一支红色圆珠笔,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大字。

  一条龙半导体公司!

  “一条龙?”关芯研,孙振南看着白纸,都疑惑了。

  陈耀放下圆珠笔:“公司的名字就叫一条龙。”

  “有什么内涵吗?”关芯研能大概猜得到,名字可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陈耀笑了笑:“待会儿召开员工大会,到时候我会告诉大家。”

  孙振南微微点头,话锋一转道:

  “刚才听记者发布会,你说除了做12英寸和18英寸的晶圆,8英寸的还会继续做,为什么呢?我感觉8英寸的也差不多要淘汰了。”

  “暂时还不会。”陈耀说道:“指纹识别、电源管理等等,这些芯片对成本比较敏感,对制程工艺的要求不高,适合8英寸晶圆厂生产。”

  当然8英寸的确不是主流了,现在的国际大厂都是做12英寸的,想要让晶圆厂起死回生,必须要靠12英寸。

  晶圆不是最大的问题,国内做芯片落后给米国,最大的原因还是芯片的生产工艺。

  晶圆的发展趋势,做得越大越好。

  而芯片恰恰相反,做得越小越好。

  国内现在最厉害的芯片代工厂也只能做到14nm,而最先进的抬积电已经做到5nm,3nm也差不多要量产了。

  晚上7点,全体员工大会召开。

  来自晶圆厂的所有技术人员都到场参加,他们一一就坐。

  陈耀站在了台上,笑着说道:“各位同学,晚上好!”

  一个简单的开场白,立刻引起了所有人共鸣,掌声随即响起。

  不管你年纪多大,资历多深,在芯片行业都是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探索才会取得突破。

  这也是陈耀一直强调的,公司同学文化。

  陈耀手指飞快在键盘敲击了几下,随即文字通过投影仪投射在他身后的大银幕。

  一条龙半导体科技公司。

  陈耀笑着说道:“刚才吃饭的时候,学姐和孙振南同学都在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其实答案很简单,大家或许也已经猜到了。”

  陈耀提高嗓音:“芯片涉及到的产业链很长很长,我们的公司不只是做芯片的生产。

  从芯片的架构,设计,生产,封装,测试,我们统统都要自己做。”

  他的意思很明显了啊,就是要从头做到尾!

  花为在芯片设计方面很强,但本身没有生产高端芯片的能力。

  抬积电芯片生产能力很强,但本身病不能设计高端芯片。

  世界上只有两家公司,三星和英特尔可以完成手机芯片的设计和生产。

  一条龙半导体,就是要挑战三星和英特尔在半导体领域的霸主地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