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雷区_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测装置,将过程之中的每一步细微变化都捕捉了下来,化作庞大的数据呈现在了科学家与韩阳的面前。

  通过这些数据,韩阳将可以还原并搞清楚这一过程之中任何一微秒,甚至于任何一纳秒的变化过程。

  研究的结果报告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这种模式真的具备达到试验所需能级的潜力。坏消息是,哪怕木星上的闪电是整个太阳系内最强的,它都还是太弱了,无法提供试验所需的能量。

  想要依靠这种模式来进行大统一理论的研究的话,人们就必须要寻找更加强大的闪电。

  太阳系之中没有,那就只能到太阳系之外去找。

  幸好,宇宙之中确实存在一些星体,拥有比木星还要强大的闪电。

  次褐矮星。

  身为半成品的恒星,它具备远超普通行星的质量,却又无法点燃核聚变,无法变成一颗真正的恒星。

  这种半成品恒星,或者说超级行星,其表面温度极低,和普通行星相当,不像真正的恒星那样难以接近。

  就算以此刻人类文明的科技实力,都无法在哪怕最小个头的恒星表面着陆。

  但次褐矮星当然就不成问题了。

  恰好,太阳附近就存在这样的次褐矮星。甚至于,早在许久之前人类文明就派遣出了科考舰队前去研究它。

  维斯0855-0714。

  整个宇宙所有恒星和半成品恒星之中,它是距离太阳第七近的,距离仅有约7.43光年。

  一支庞大的科考舰队再次出发,踏上了前往维斯0855-0714星的旅途。

  约二十年时间后,舰队到达。在之前便常驻这里,对这颗半成品恒星展开长期研究的人类科学家的协助之下,科考队成员们立刻投入到了工作状态。

  这颗星球具备人们难以想象的狂风和雷暴。一些极端气象,人们甚至根本闻所未闻。

  因为这些极端气象,整个太阳系之中都没有出现的条件。

  譬如瞬间从数千摄氏度降低到零下二百多摄氏度的剧烈温差,譬如风向的猛然改变,譬如气体密度的骤然变化所营造出的如同大地塌陷一般的效果,又或者每秒钟十几公里的冰雪微粒,乃至于石头一般大小的冰雹的撞击。

  就算已经在这里驻扎了上百年时间,对于这颗星球了解极深的长期科研人员,在进入这颗星球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

  一旦大意,生命就可能葬送在这里,连尸体都找不回来。

  以人类的身体强度,一旦暴露,立刻就会被各种极端气象撕裂成最为微小的微粒。伴随着大气运动,甚至可能遍布整颗星球。这种情况下,说要找回尸体根本就是个笑话。

  在这种恶劣到无法想象的环境之中,数万名工程师与科学家开始了实验基地的建造。

  用于这座实验基地的材料,其性能要求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