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全新的动力来源_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设备的操作之下,一颗氘氚燃料球在磁场的控制之下来到了反应球的核心部位。

  庞大的电能供应之中,数百台激光发射器同时发射出激光,汇聚在了这颗燃料球之上。一刹那之间,燃料球的温度便提升到了数亿度。

  如此高温,终于令其开始了核聚变。于是,无与伦比的光和热从这颗燃料球之上释放了出来,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快中子出现。

  氘氚聚变之中,高达70%的能量以快中子的方式释放。

  这些快中子猛烈轰击到了反应球内壁的锂合金之上,将锂元素转变为氚元素的同时,还释放出了大量的热量。

  而这些热量与光线,便通过热传导装置与光电转换装置,被转化成了电能。

  同时,快中子轰击锂元素所生成的氚元素,也再度回到了燃料舱之中,与氘气混合,制成了新的聚变燃料球,再一次被送到了反应球之中,接受激光的轰击。

  这便是所谓的氚自持。也即,消耗了多少氚气,又同样可以生成多少氚气,无需外部补充,氚气便可以源源不断的维持氘氚聚变的进行。

  与核聚变反应堆相连接的发电装置之上,一部分电能被输出,另一部分电能则回流,开始维持激光发射器,以及核聚变装置自身的运转。

  这便是所谓的“Q值”。

  核聚变装置产出的能量,与维持核聚变装置自身运转所需能量的比值,被称为Q值。

  很显然,Q值只有在大于一的情况之下,核聚变装置的存在才有意义。否则,聚变产出的能量还不够维持你自身运转,还得从外界补充能量,那我要你何用?

  而此刻,经过一系列密切观察,韩阳计算得出,这全新一代的聚变装置的Q值,达到了16。

  也即,核聚变装置产出了16份能量,自身只消耗了1份,可以输出15份。

  韩阳心中满是欣慰。

  “不枉我这么长时间,这么多资源和算力的投入啊。时至今日,核聚变装置总算是勉强具备了实用性。”

  这台核聚变装置,可是韩阳用自己的工业体系,全程自己造出来的,没有用到任何需要“进口”的零部件。

  这便意味着,韩阳已经全面而彻底的掌握了核聚变技术。虽然比起伊塔人的技术来还差得很远,但作为开端,已经足够优秀。

  虽然此刻效率还不够高,但也足够拿去做一些其余的事情了。

  这边一边继续展开试验,研究更先进的构型、性能更好的材料,竭尽全力提升Q值,另一边,韩阳自主制造的新生号飞船,也接受了新一轮的全新改造。

  天然气发电装置被直接拆除,换成了核聚变发电装置。

  离子推进器经过这段时间的迭代,性能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此刻有了更加充沛的能量来源,立刻便发挥出了以往韩阳根本不敢奢望的性能。

  玉神星轨道之上,新生号飞船尾部喷射着明亮的离子喷流,自身速度快速提升,仅用了一天时间,便从环绕速度提升到了脱离速度,成功挣脱了玉神星的引力,奔向了浩瀚太空。

  平均加速度达到了1.6毫米/S^2!且,同等质量燃料下,加速持续时间直接从原本的六天,提升了15倍,达到了90天!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