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二章,韩勇讲华日之战_远去的风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以来,华夏便以礼仪之邦自居,礼”的制定可以上溯到周代。西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礼治时代,这一时期的礼仪习俗逐渐演变为法定的制度,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我国的古籍中有许多是论述礼教的,如《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为“三礼”,它们是华夏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礼仪论著。而礼仪也成了华夏历代王朝统治的基础。

  到了宋代以后,更是开始有读书人提出了以德报怨的理论。而让韩勇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样荒谬的理论竟然得到了一大批读书人的支持,就是这群孔老夫子最坚定的支持者们竟然硬生生的把孔老夫子“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愣是修改成了以德报怨,随后这句话便一直影响着后世的人们。于是乎一大堆读书读傻了的人动不动就用“以德报怨”的话来教育别人。所以一直到日本人入侵了华夏,并制造出了一次次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人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下,可即便如此即便到了后世依旧有人高声呼吁,说什么日本人民都是善良的,是好的,他们只是被一小撮军国主义份子给蒙蔽了,我们不要用仇恨的目光来看待他们云云。

  每当看到这些人跳出来用悲天悯人的语调来呼吁人们时韩勇就像是吃了好几只苍蝇一样恶心,难道这些人不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单独的个体吗?如果日本人民都是善良的,那么那些军国主义分子是从石头缝了蹦出来的吗?说白了,华日两国的战争就是为了自身民族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而发生的战争,日本想要发展和扩张,近在咫尺的华夏就是它最好的目标,但这片土地早就被华夏给占据了,日本想要抢夺这片土地就只有通过暴力手段来发动战争,只有这样才能夺取这片土地的控制权,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偏偏就有太多的人看不明白,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韩勇看着台下一道道震惊的目光,这一刻他的心中犹豫了一下,他知道台下的这上千人可以说是目前华夏最精英的一群人,他们从小受到的就是传统的儒家教育,自己公然说出这种话来肯定会在他们心里引起渲染大波。

  不过犹豫的情绪也只是在他的脑海里一瞬即过,他随即就抓住了身前的话筒没有理会台下发出的嗡嗡声大声道:“大家或许对我刚才的话有异议,可是我要告诉的大家的是,作为一名战斗在前线的军人,我对日本人还是颇有一些了解的。这几年我的部队陆陆续续的也抓活了一些日军的俘虏,我也曾经问过不少屠杀过华夏百姓的军人,我经审讯过一名在日军第六师团服役的军曹长,这名军曹长曾经参与过两年前的苏州和无锡大屠杀。我问他你们在苏州杀了那么多人难道就不感到愧疚或是辱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