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九章,战后的粤省,_远去的风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粤省地方部队任排长,不久升任连长。1915年,他参加讨袁(世凯)倒龙(济光)战争。失败后,辗转到肇庆投护国军的林虎部。1917年,他奉命率部驻防阳江剿匪。乱平后,他率先以兵工作修桥建设,因而积功升任营长。1920年粤桂战争中,他脱离了林虎部。11月,粤军参谋长邓铿组建粤军第一师,他应邀在该师任第四团第1营营长。1922年6月,陈炯明策动反对孙中山,并要挟广东所有部队参加他的反叛行动。团长陈铭枢因参与反对孙中山感到内心惭愧,不久离职去南京,第四团暂时由陈济棠统领,回驻肇庆。年底,孙中山联络滇军杨希闵、桂军刘震寰入粤讨伐陈炯明,陈济棠表示支持孙中山。此时,奉陈炯明之命去梧州指挥打滇桂军的叶举,路过肇庆,逼第1师将领饮鸡血酒发誓表明同心打滇桂军。在李济深的布置下,陈济棠与邓演达、张发奎奋起兵变,配合滇桂军合力进攻,击败了陈炯明的叛军,重新占领了羊城。

  1923年1月,陈济棠升任第1师第2旅旅长,率部随师长李济琛移驻江门整训。4月,桂军沈鸿英部进攻广州,第1师奉命讨伐,溯西江追击。陈济棠指挥第2旅配合张发奎、邓演达部攻破肇庆城,并乘胜占领了西江。7月,两广革命势力在梧州会师,成立西江督办公署,李济琛任督办,陈济棠兼任督办公署参谋长。此后,他奉李济深之命与徐景唐等曾3次率部入广西,协助黄绍竑、李宗仁、白崇禧收拾桂局,解决了沈鸿英、陆荣廷的部队,统一了广西,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羊城成立,粤军第一师扩编为著名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陈济棠任第十一师师长。1926年7月,北伐开始后,陈济棠留守广东,被任命为钦(州)廉(州)警备司令。该年秋冬间,陈率部参加第2次东征和南征战役,一直打到海南岛。

  虽然陈济棠自诩为“中山先生坚定的追随者”,但他却始终不赞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驻北海期间,陈济棠压制工、农运动,排斥进步青年,无所不用其极。他长期与胡汉民、古应芬等国党铁杆右派来往密切,是国民党内部最早喊出“清共”的叫嚣者。此外,他又使其兄陈维周承办各项捐税,从中牟取暴利,引起了各方不满。

  面对外界的强烈指责,陈济棠不得不在1926年底辞去第十一师师长的职务,去苏联和一些欧洲国家进行考察。四个月之后,委员长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羊城进行大屠杀。在国外的陈济棠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到了,遂前往南京,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