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最后的工作_远去的风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几天韩勇对于朱泾村的农业也是非常关系,在朱泾村大大小小的周边也增加了十三个村,村里的住房也是按照陶振华的设计来建设,韩勇没有想到仅仅才七个月,流落到朱泾村的粤赣俩个省的流民近高达三万多人,还不加上韩勇收留的孤儿。不过韩勇也非常开心,因为朱泾村周边终于有了生气。

  现在韩勇考预的就是剿匪,韩勇今天来到村公所,看见胡林也一直在忙?胡林看见韩勇过来,很默契的来到办公室,把过山峰土匪的情况那给韩勇看,韩勇一看不知道,看了大吃一惊。怎么也没有想到,过山峰那个土匪那么多人,竟然有五百多,过山峰这个土匪在俩省交界处竟然生存近百年。

  要是没有官匪勾结。韩勇怎么也不会想信,韩勇最后往下看。竟然大吃一惊,里面隐隐约约的发现有日本人的影子,还有土匪用的枪,大部分都是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韩勇还是知道的。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三十年式步枪仿造自德国毛瑟步枪,设计师是有坂成章大佐,以取代从甲午战争以来,以法国M1874步枪仿造但是不可靠也打不准的村田枪。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得名有坂步枪。

  有坂在设计三十年式步枪时起初设定了三种口径作为研发方向:6毫米、6.5毫米以及7毫米。三十年式步枪(三十年式步兵铳)于1897年进行制式化生产,并于1903年完成日本全军更换整装。日本陆军换发三十年式步枪后,日本海军陆战队也跟着换枪,有坂成章将设计案转将给部属南部麒次郎上尉负责进行改进。南部麒次郎只进行了小改良,将表尺改为直立式,并且加上枪机盖,并命名为三五式海军步枪(三十五年式海军铳)。

  1904年至1905年日军在中国东北战场上使用的三十年式步枪表露出有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十年式步枪另外有根很容易折断的撞针。上述的情形在日俄战争后有人提出讨论与进行改善,这时候已经升任小石川炮兵工厂研究所所长的南部麒次郎因此将枪机重新进行简化,同时在枪机表面增加了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然而增加防尘盖的立意虽然良好,不过却又为操作时增加了独特的金属噪音。其他改进包括在准星两侧增加护翼,三八式步枪瞄准具早期采用V型缺口照门,后期采用觇孔式照门。

  南部很快地完成三十式步枪的改良后,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5月开始制式化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进行生产。虽然正式的制式化量产从1907年开始,不过南部麒次郎将新改良开发的步枪仍然以明治天皇年号第三十八年(1905年)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