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七章 不靠谱的皇帝 三_李辰安钟离若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是宁国大儒,在他的内心深处,依旧有着自己的那一份坚守。

  他一直主张循序渐进,一直担心全民逐利导致礼崩乐坏。

  前两天老父亲抵达京都,在府上为老父亲接风的时候说起了心里的担忧,却不料被老父亲劈头盖脸一顿数落。

  “你这书,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啊!”

  “你知道为父前来京都是做什么的么?”

  “莫非你以为是为了看你?”

  “这一次来京都的商贾很多,还都是咱们宁国赫赫有名的大商贾!”

  “我们来,是为了竞标航运,是为了拿到自己能够经营的航线!也是为了成立一个商业联盟共议商品销往吴国之大事!”

  “你身为门下侍中,官居一品,却根本就不明白摄政王的伟大思想!”

  “他这是在革除昔日沉疴旧弊!”

  “是为了让宁国的经济大动脉不再被堵塞能够畅快的流动起来!”

  “漕运司的效率莫非你不知道?”

  “儿啊,咱宁国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之变化,你若是还墨守成规,还看不清这大势……莫如你早些向摄政王递交辞呈,回景宁县的三味书屋去教书吧!”

  “不,书你也别去教了,误人子弟!”

  那夜苏亦安彻夜未眠。

  他想起了在三味书屋的时候李辰安说农的那些话,他豁然惊醒,才发现李辰安从那时起就已经坚定了大刀阔斧变革之决心。

  而自己的思想却依旧还停留在原地。

  搞钱就一定会导致礼崩乐坏么?

  若是有了钱,如李辰安所构想的那般将教育普及至天下百姓,让宁国所有家庭的孩子都能有书可读。

  他们能明事理知分寸,不再是以前的文盲,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才对。

  所以只要把握好教育的方向,让宁国的孩子们知道道德的底线,让律法更加完善来守住这一底线,搞钱似乎并非洪水猛兽。

  苏亦安想明白了。

  世道之大乱,事实上更多的是因穷而起。

  诚如李辰安所言,当百姓们都富足了,若再有外敌入侵,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犯便会拿起手边的棍棒去与敌人拼命。

  若他们家徒四壁,自己都要饿死了,有外敌入侵的时候,他们恐怕还会成为带路人。

  让宁国富裕,让宁国的百姓富裕,这才是迫在眉睫之事!

  搞钱……

  通过正当的商业竞争搞钱,搞别的国家的钱!

  而不是如历史上所发生的,通过没收商人的财富搞钱,通过盘剥国人的血汗搞钱,这钱值得搞!

  还要疯狂的去搞!

  苏亦安也上前一步:

  “臣……赞成!”

  尚书省尚书令齐尧已经老了,他是被赶鸭子上架来当了个尚书令。

  这是李辰安对他的信任,也是取他德高望重之名。

  在内阁的这两年里他并没有多少声音,因为他确实跟不上李辰安的步伐,也不知道温煮雨推行的那些法令是否正确。

  他只相信一点:既然那么多的人都推动李辰安上位,自有其道理。

  于是他也上前表态:

  “臣,赞成!”

  内阁四巨头都赞成了,其余大臣们谁还会反对?

  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所有文武大臣皆赞成,无一人反对!

  就这样,搞钱二字,就成了接下来宁国的施政核心。

  李辰安很满意,下面都是一群想要沾染铜臭的家伙,赚到了银子,给他们加薪!

  “黄大人,”

  “臣在!”

  “呆会朕将沙发如何打造的图纸给你,朕要交给你的第二件事是,工部扩编!”

  “科学院所有匠人划归工部,享朝廷俸禄!”

  “工部所选拔之人才不拘一格!”

  “只要他们在某个领域有特别的手艺,有独到之处,皆能入工部……最低七品!”

  李辰安这话一出,满堂文武又是大吃一惊!

  考个进士外派为一方县令也才七品,那些指不定大字不识一个的匠人,竟然也是七品起步!

  这让读书人情何以堪?

  这毕竟是读书人的天下,他这样搞……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