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古队_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光投向冯妙。冯妙便只坦然自若点头微笑,并不去回应那些目光。

  邹教授先给冯妙介绍了一下他们眼下的工作情况,然后问:“冯妙同志,我们正准备修复墓主身上这条裙子——”他指着摆在桌案上黑黄一团看不出原样的东西,“你现在重点就从缝纫、刺绣的角度,找出它原本应该是什么样子,针脚怎样走、布条应该是怎样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就由他们负责。你看这样行不行?”

  冯妙顿了顿,苦笑道:“邹教授,我从上次来,还是头一回接触考古,没有任何修复出土丝织品的知识,您说的针脚、布条这些我熟悉,可是整个工作流程我都不懂,见都没见过,所以我想,能不能我今天就只在旁边看,大家还按原来的,该怎么工作就怎么工作。我先有个直观的认识,跟大家多学习学习,才好跟大家配合一致。”

  邹教授略一思忖:“也好,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大家就各自去工作。田卫红——”老教授招手叫过来一个人,“小田,你带着冯妙同志都看一看,重点都给她介绍一下。”

  冯妙一看来人,哪那么巧,是上次她来,当面数落她“农村土裁缝”的那姑娘。

  “你好,那麻烦你了。”冯妙点头笑笑。

  她倒是主动释放友善了,看在田卫红

  眼中却格外别扭。当着邹教授的面,田卫红点点头尴尬地硬扯出一个笑,带着冯妙去看她们小组的工作。

  然后冯妙充分明白了他们的修复工作为什么这么难。棺椁内出土的这些衣物,碳化氧化都很严重,尤其出去时还没处理好,造成一定程度的二次破坏,沾不得碰不得,怎么都不是,看着还是一块好好的布片,轻轻一碰就碎成了渣。

  跟陪葬箱子里的一堆灰烬相比,墓主身上的衣物保存好一些,可能跟棺椁内的保存环境和打开后处理抢救有关系。另外冯妙琢磨主要是织金面料的缘故,这些比头发还细很多的金丝,实实在在是用黄金抽成的,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然后就是:慢。

  比她绣花还慢,一小片破碎的布料,小心翼翼摆弄一上午,看起来愣是没有任何变化,一个线头的走向可能就要琢磨大半天。

  怪不得丝织品组八个人都是女同志,并且年轻姑娘居多,因为女同志更加细心耐心吧,男同志干这个恐怕还真不行。

  邹教授转身一走,田卫红就表面客气地来了句:“冯妙同志,你自己再看看吧,我手边正忙呢。”转身撇着嘴离开。

  组内八个人有四个是来自甬城大学,那种疏离排斥冯妙很难没感觉,她站在一个组员身后看她操作,另一边田卫红努努嘴:“喏,24块钱一个月,请了个监工来。”

  另一个叫王海燕的组员眼神示意她小点声:“邹教授总有他的道理,她那个刺绣做得是真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