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7章 做人情_我在大唐当侯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杜启的谋划太老辣了。

  杜启的确年轻,时至今日,年纪也不过二十出头。可杜启从未贪图一城一地的得失,也从未有什么骄横跋扈的。杜启也骄横,一言不合率军杀入大唐境内。问题是,这是杜启故意做出来的,是为了能赚取好处。

  傅君恒正色道“夏王,您既然要离开瓜州城。这瓜州城作为西面边陲的重镇,且是商业的集散中心,财富和粮食都是极多的。如今粮仓中,有堆积如山的粮食。趁着大唐的军队,尚未赶来,如今臣建议,抓紧时间搬运粮食。把所有的粮食、钱财,全部搬走。如此一来即便退走,那也是赚了。”

  杜启问道“你粗略估计,有多少粮食”

  傅君恒正色道“至少两百万石粮食。”

  杜启听到后想了想道“两百万石的粮食,的确不少。不过从现在瓜州城的消息,传入长安。再到皇帝起兵到瓜州来,少说也要一个月的时间,甚至时间更长。”

  “我麾下的将士,十万之众。”

  “还有俘虏的数万大军要整编到军中,人数更多。眼下每一天的消耗,都无比巨大。尤其前段时间埋伏在边境,将士都吃干粮,如今给他们补一补,饭菜肉食管够。”

  “在这个前提下,消耗更是巨大。”

  杜启说道“所以短时间内,粮食不必搬运,先吃了再说。”

  对于粮食,杜启虽说看重,但眼下有粮食其实最好,他麾下的将士可以放开了吃,所以不必搬运,等着李世民出兵的消息再作考虑。

  傅君恒也就不再多言,说道“既然夏王有了决定,臣就不再多言。不过钱财方面呢钱财也是极多的。”

  杜启沉声道“钱财的问题,先嘉奖了将士再说。如今拿下瓜州城,一众将士都辛苦了,也该是论功行赏。”

  说到这里,杜启直接看向上官仪,道“上官仪,你和薛仁贵他们合计一下,军中将士的嘉奖,可以多做嘉奖。反正这瓜州城的钱,不用白不用。留在瓜州城,那也是便宜李世民。”

  “是”

  上官仪立刻应下。

  薛仁贵、萧元奇和马远三人闻言,也是激动不已。

  他们都是军中主将,身为军人,最是体恤将士,更清楚将士的不容易。而且眼下即将和大唐再战,所以给将士鼓劲儿,是很有必要的。

  一番嘉奖下来,军中将士的士气,便会提升到最高。

  涉及到将士,苏定方正色道“夏王,我有一个提醒。如今大军入城,还是需要约束将士,不能让将士侵犯百姓。”

  杜启还没有说话,薛仁贵主动道“这一点不必担心,我夏国将士早就三令五申的。即便我们入城,也会秋毫无犯。”

  马远、萧元奇也是开口。

  两人都得齐齐说话。

  因为对他们来说,军中将士都是最可爱的人,不可能犯最低等的错误。毕竟杜启麾下的将士,待遇是极好的,一个个将士心气儿足。

  上官仪则是再度道“大王,臣倒是想到了一个安抚百姓的策略。”

  杜启道“说来听听”

  上官仪正色道“城内粮仓中的粮食,即便供给了军队。可际上,也会有多余的粮食,臣的打算是开仓放粮。大王开仓放粮,不为拉拢百姓,只是让百姓不敌视大王。反正粮食做人情,也是不错,口口相传下,大王的形象在这陇右道边境也就树立起来。”

  顿了顿,上官仪继续道“尤其本身陇右道边境各州的平定,就有夏王的功劳。如今,大王再度开仓放粮,百姓更是感念大王恩德。”

  杜启说道“可以安排。”

  对粮食杜启不那么在乎,因为如今的夏国,有充足的钱粮。所以眼下放粮的建议,杜启是直接就同意了。杜启又和几人商议了事情,便让上官仪、薛仁贵等人去商量军队整编嘉奖的事情,同时还有放粮的事情等。

  一应事情全部安排妥当,已经是深夜。

  杜启这才休息。

  喜欢我在大唐当侯爷。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大唐当侯爷,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